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2019年暑期学校回顾:凸显育人功能,着力实现突破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21日 09:28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一校三地上万名学生参加的2019年暑期学校落下帷幕。学校围绕“精品化、国际化、创新型、开放式”的工作目标,重点打造了国际暑期项目、暑期精品项目及未来山大人项目三大板块,不仅在参与单位数量、参与教师和学生数量、立项项目种类和数量上创历史新高,而且进一步发挥了学校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优势,在顶层设计、育人理念、内容创新、师资多元、教学管理、多部门协同推进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让暑期学校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凸显,也让暑期学校这张深化改革、协同育人的亮丽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突出综合性大学优势,实现各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暑期学校打破学科和专业限制,让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在暑期学校的公共平台上交流学习,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养成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今年暑期学校开设了165门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通识类课程,涵盖了文理工医各大学科,为学生修读课程提供了更多选择。

临床医学院开设的《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课程,通过课堂讲解、模型操作、情景模拟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院外心肺复苏急救技术的要点和技巧。文学院开设的《中国科幻》课程,引导学生在现代中国思想史的脉络里探索科幻小说中体现的文化、美学、知识型方面的转变。国际教育学院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研究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引导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鉴赏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开设的《海外留学与生活技能》课程,以实用性为突出特点,为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海外留学与生活技能的培训,也为在国内求学的学生开启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户,提高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软件学院开设的《经济学、社会学中的计算思维》课程,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计算与信息科学以及应用数学的有关概念与方法,讨论互联网时代下,各类社会、经济现象背后的内在机理或规律,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课程,讲解了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的基本理论,介绍了最新的图像识别技术以及在基于医学图像诊断上的应用,使学生开阔思路,增长见识。公共卫生学院开设的《食物营养与健康》课程,围绕食物中各种营养素,从消化吸收到生理功能,由浅入深,将相关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知识紧密串联,给同学们展现了一幅完整的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图谱。图书馆开设的《学术能力成长:学术信息引征方法与实践》课程,以国际知名的引文、收录性工具为出发点,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该类工具,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经济学院法学院数学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管理学院还开设了多门双学位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此外,今年一校三地的暑期项目全部面向本校学生开放,首次实现济南、青岛、威海校区同步线上选课,以本科教务管理系统为依托,通过全过程系统化、标准化管理,共有六百人选修跨地区项目,真正实现一校三地暑期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国际课程特色显著,助力人才培养国际化战略实施

海外师资课程项目是今年新设置的暑期学校项目,旨在通过邀请海外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学者来校开设全外文课程,以全面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这些课程的开设作为学术交流的桥梁,更好地帮助学校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提高了相关学科的国际化水平。

口腔医学院邀请自美国Chung How KAU教授主讲《当代正畸治疗中常见问题的管理》课程,对当代正畸治疗中重要且常见的问题进行详细解析,对目前最新的三维成像技术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流程进行详细讲解,为学生们带来了最新的正畸治疗理念及应用,使其了解到国际上的最近技术与研究动态。药学院的《药学科学进展》课程邀请美国孙树森副教授讲解热点课题,进行场景模拟,让学生了解了国际药物研发趋势和临床应用现状,掌握了药师临床技能和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理论与临床应用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药物治疗学思维方式。管理学院邀请美国Y.Ken Wang教授开设《商业数据分析与研究方法》课程,利用Rstudio、Python、Pycharm等软件,采取互动式参与教学方式,介绍了商业运作中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邀请英国朱杰博士开设《欧洲和英国的能源管理及政策》课程,围绕全球气候变化、英国和欧洲的相关应对方式和政策等方面展开授课,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授课方式给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也使同学们对能源与气候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美国Samir Khanal教授开设《可持续工程》课程,从人口问题、资源需求、以及废弃物这三个人类面临着的巨大挑战出发,详实地讲解了可持续工程的相关概念,及实现方法与手段。使同学们系统了解了相关知识,提高了专业素养,还促进和增强了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互动。生命科学学院邀请加拿大终身副教授Tao Dong主讲《微生物致病的分子机制》课程,详细讲授了微生物致病分子机制的基础知识和前沿进展。

构建实践教学大平台,强化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

暑期学校为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探索求知精神,开设了多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实践类课程,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启发学生科研创新思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中科院研究所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科研实践,通过参观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中科院光机所、吉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科技产业园等科研机构,聆听所有关专业讲座,使学生了解相关科研方向及前沿发展,开拓视野。历史文化学院开设了“田野中的历史——跨专业历史实践教学暑期班”,赴淄博市博山区开展了社会结构、宗族历史、民俗活动、生活史等主题的调研。课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特点,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展授课空间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齐鲁交通学院开设《偏远地区农村公路状况调查与建设对策》课程,以贵州省部分农村道路为调研对象,对其现状进行广泛、深入调研,使学生深刻了解我国偏远农村道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设技术方案的一般性原则,为在建设交通强国战略下的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提供参考。基础医学院开设《临床新药研发-基础研究与临床探索的融合》项目,结合临床疾病背景以及实验室相关技能的课堂知识传授,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药物研发知识,掌握基本的临床和实验室相关操作技能,熟悉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更深入的理解临床需求。

规模化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为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暑期学校依托山大创新教育平台,开设了大量注重交叉融合、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课程,构建了融合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实训项目,引导学生关注产业前沿,投身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机械工程学院开设了《单片机入门与创新设计实训》《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智能设备创新设计初探》《创客工作坊》等创新课程,采用开放式实训教学模式,通过讲解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典型应用实例,与学生进行启发式问答和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实战,对创新方案进行市场可行性和技术可实现性分析,从而跨越从创新到创业。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公共教学管理服务中心(青岛)开设的《雅思国际英语技能修炼营》和《山东大学留学英语训练营》课程,通过系统的语言技能训练,同时介绍海外名校文化与申请方法,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雅思考试技能和应试策略以及海外生存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和认知能力,获得学生们的一致好评。经济学院开设的《山东大学创业就业力UP计划暑期训练营》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课程围绕商务礼仪、职场交际、化妆技巧、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公务员考试、模拟面试等方面为同学们作指导与实训,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同学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奠定基础。苏州研究院依托长三角地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对学生进行集中创业实践训练,包含创业技能强化、创业项目优化提升、企业实践实训、创业项目路演评估等,让优秀学生团队和项目真正成为创新创业工作的典型和亮点。深圳研究院将不同学科和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汇聚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深圳,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让学生把理论指导与企业中的创新创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数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别开设了数学建模系列课程,介绍了数学建模中常用的优化规划、概率统计、计算机软件Matlab等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相关知识进行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技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针对2019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别开设了竞赛培训课程,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参赛能力。为更好地准备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赛以及2020年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工程训练中心开设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础训练》课程,重点准备搬运、双足竞步机器人(窄足和交叉足)、竞速机器人、竞速越障机器人、体操机器人、搏击机器人、爬坡机器人等分项赛。微电子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联合开设的《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竞赛培训》课程,围绕芯动能与集成电路、北斗新时空智慧物联与大数据通识,开设微处理器入门、编程思维与实践、模拟数字趣味电路制作等课程,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富有家国情怀的山大学子

山东大学地处齐鲁之邦、孔孟之乡,人文底蕴深厚。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暑期学校还开设了多门人文素养课,积极整合校内外优质文化资源,使学生启迪智慧,滋养心田。

新闻传播学院开设《领读经典》课程,通过“一个朝代一部经典”,导读古代文学,展现一部中国古代“微型文学史”;《大美汉字》课上,学生们通过解读汉字的历史流脉,认识汉字的起源、演化、流变过程,探索汉字的历史文化和美学意义;《美食美课》课程是与“舌尖上的山大”品牌叠加,了解中西饮食文化品鉴和中西餐创意制作,感受饮食文化的传承。文学院开设的《小说家的写作课》课程,邀请了国内知名的青年小说家现身说法,给爱好文学的同学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讲述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帮助同学们拉近与经典文本的距离,找到进入经典的门径。苏州研究院的《触摸文明魅力——中华传统文化体验》项目,通过专家讲座、互动交流、体验课程、古迹探访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汲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此外,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自去年起互开暑期学校项目。山大学子赴上海交通大学参加致远夏令营期间,通过学术报告、实验课程、校企参观、师生座谈、展馆博览等系列活动,获得了探知学术前沿和最新科研进展的机会,搭建培养了具有家国情怀和深厚人文底蕴的拔尖创新人才教学实践平台。同时,山东大学为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学子量身定制了基于体验教学、互动共享的人文通识教育精品课程——“山大有约”,学员们领略了诗歌、建筑、音乐、影视、小说、艺术设计之美,亲身体验茶文化、拓片、服饰、音乐、绘画、篆刻、传统装裱、非遗工艺、中式生活等优秀传统文化,以民俗研究、泉水文化体验、汉画像石与佛像艺术、沂蒙红色之旅等为主题感受齐鲁风土人情。

暑期学校是山东大学的品牌项目,是学校“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自2004年以来,山东大学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六届暑期学校,共开设15类近5000项暑期项目,累计参与人数16万人次以上。


【供稿单位:本科生院 威海校区教务处 青岛校区本科生教育办公室    作者:王文菡 韩秀峰 周辉    摄影:王文菡 韩秀峰 周辉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