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13日上午,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在中心校区主持召开人才培养改革工作座谈会,副校长陈炎、校领导方宏建出席会议。
张荣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强化人才培养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凝聚学校高水平竞争力的重要机遇,是学校综合改革工作的重要抓手。学校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遵循教育规律,统筹谋划,形成合力,从教学层面的学分制改革开始,将改革逐步扩展到人才培养各个层面,营造全时全方位育人氛围,通过人才培养改革来引领各项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张荣深入分析了当前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才培养改革应当着力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定位问题。要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树立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注重时代特色,增强可操作性,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使人才培养具有时代性,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二是课程问题。学科和专业调整是学校下一步改革的重点,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思路,从根本上解决专业、学科老化的突出问题,通过高质量的课程建设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新颖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三是质量问题。要牢固树立质量观,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质量是人才培养改革的“魂”,也是主线。一流的学校要培养一流的学生,必须从学生成才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明确质量的内涵和标准,建立完善的评估论证体系。对学科、课程、教师、学生进行全流程管理和淘汰,控制一定的淘汰率。四是资源配置问题。随着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办学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如何合理配置、利用好资源成为一个崭新课题,需要系统研究,深入调研。要引入专家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根据专家和学生对院系的评估结果客观合理的进行资源重新分配,做到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陈炎在会上表示,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在落实。在实践教学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评价方面,要以实际举措鼓励和引导教师重视教学,要建立以学生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评价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在国际化战略方面,不同的学科对国际化的要求不一样,要区别对待,不能让国际化流于形式。方宏建表示,培养人才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要将对学生的知识培育和人格培育融为一体,使学生从“校园人”过渡到“社会人”,成为得到社会认可的全面发展的人。他谈到,所有的培育方案最终要落实在教师和学生身上,这是改革的重点。这要求教师要善于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力和创造力;学生要学会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批判力和研究力。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贾磊,本科生院院长胡金焱分别就研究生和本科生人才培养情况作了汇报。
国家级教学名师孙康宁、于良春、刘建亚、王育济、徐向艺,齐鲁医学部常务副部长陈哲宇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分别就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提出建议: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处理好综合改革中守成和创新的关系;从教师本位出发,在教学管理上避免过于刚性和形式主义;关注学生心智、体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综合化、体系化、立体化教育模式;重视本科教学,增加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教学评价和资源分配要以取得的成绩为标准。
校长助理张士强,学校办公室、本科生院、本科招生办公室、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齐鲁医学部、就业与发展服务中心、团委、高等教育中心、国际教育学院、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