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中心人事改革方案》解读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28日 09:18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研究通过了《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中心人事改革方案》,决定以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中心为试点,作为深化人事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管理模式、人事制度、科研组织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努力破解制约队伍发展的瓶颈,推动学校整体综合改革稳步发展。现就该方案进行解读。
  目标导向,引领未来五年发展。岩土工程中心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建设任务,通过改革创新,建成地下工程防灾减灾领域国际领先的科研机构,集中优势培育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地下工程水害治理两个优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引育并举,形成一支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学术团队;形成“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人才”的科研运行和发展机制。中心发展目标清晰、明确,符合学校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思路和要求,学校集中优势资源,为中心的改革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权责下放,自主确定岗位结构。学校为岩土工程中心核定了5年的编制规模和岗位总量,中心可根据学科特点、队伍结构及发展规划,自主确定岗位设置方案,调节科研人员正高级、副高级岗位比例;自主制定人员招聘和岗位晋升方案,确定科研团队规模、数量及组建原则,制定并实施考核评价办法和绩效分配方案。中心可根据研发任务的变化,对岗位实行动态调整。学校鼓励和支持中心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对有国家人才称号的,不占中心编制和岗位,并在外籍师资聘用、青年教师出国研修等方面予以倾斜。权责下放,使中心可以突破障碍和限制,依据自身实际设计发展思路,统筹调配学科各类资源,最大限度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促进科研产出和学科发展。
  PI管理,创新科研运行机制。学校要求岩土工程中心构建激发科研人员激情和潜力的组织架构,改革人员聘用、考核评价、薪酬分配和科研运行机制,赋予中心更大的用人自主权,确立以PI为核心发展和组织科研团队,建立以PI为主体的人才组织体系和用人机制。在PI制模式下,PI拥有更多地自主权,在人事上,PI可根据需要组建团队,聘用团队成员,对不称职的成员提出解聘要求;在财务上,PI对团队经费可以全权支配;在科研项目管理上,PI全权负责团队项目的实施和进展。PI制管理,有利于引进高层次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推动科研项目高效有序地组织实施,形成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
  流动开放,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学校支持岩土工程中心跨学科、跨国界组织学术团队。按照人员流动不调动、岗位与人事关系相分离的原则,采用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相结合、内部流动与外部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人员实行分类聘用管理。组建包含科研教师、专聘科技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博士后、科研助理、研究生在内的高水平科研团队。校内被聘用至中心的科研人员,聘期结束后回原单位工作,也可应聘适合的工作岗位;自主聘用人员实行聘用制或人事代理制,聘期结束后根据工作任务需要续聘或解聘。突破现有人员管理壁垒和局限,完善人员流动和退出机制,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绩效考核,体现个人团队贡献。学校鼓励岩土工程中心采用团队目标考核与分级业绩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评价制度,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突出代表性成果,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建设重大科技需求的实效;建立以目标任务和绩效贡献为导向,充分体现优劳优酬的薪酬分配模式。PI团队依据“目标责任书”进行管理,中心负责对PI团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团队绩效分配的重要参考和PI进行奖惩续聘的主要依据;团队成员考核委托PI进行,给予PI更大的自主调配权。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团队成员,按低一级岗位聘用或转聘其他类别岗位;仍然不能达到岗位要求的,可提前退出团队或解除聘用合同。
  先行先试,推进人事体制改革。为落实改革方案,岩土工程中心正在积极研究制定人员聘用、薪酬分配、考核评估、奖励等配套政策和办法,加快推进科研管理机制创新,推动岩土工程学科良性、可持续发展。学校各部门积极协同配合,密切联动,力争在人事管理体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使人事管理体制更加科学高效,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学校按照重点突破、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鼓励各教学科研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科特点,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供稿单位:人事部    作者:郭春晓 王小平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梦冬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