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山东大学主办大气环境高峰论坛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6日 11:49 点击次数:

\
  [本站讯]12月24至25日,由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大气环境高峰论坛在中心校区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大气环境问题的演变和未来”。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山东大学校长张荣,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主持。
\\
\
  在致辞中,王文涛指出,山东大学是山东和济南的骄傲,山大为今天建设新济南、生态济南奠定了基础。他针对当今空气污染的形势,提出了“老实治霾、务实治霾、科学治霾”的治理方针,并总结了近年来济南市为改善大气环境做出的努力。张荣肯定了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自建院以来在队伍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进步,特别强调王文兴院士为环境研究院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对王文兴院士朴实为人、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品格给予高度评价。李海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做出的努力,提出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阶段。他表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愿意与山东大学以及国内外其他科研院所一道,积极开展环境技术和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合作,为改善我国环境质量作出更大贡献。
\
  论坛开幕前,王文涛会见并慰问了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介绍了今年以来济南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希望王文兴院士及其带领的环境科学研究团队与济南市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的突破。王文涛听闻王文兴院士刚刚度过90岁寿辰,特地送上祝福,祝老人身体健康、寿比南山。
\ \ 
\ \ 
\ \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进入学术演讲环节。王文兴院士从诺贝尔三大科学奖与科学技术发展、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原因与启迪、中国崛起三个方面总结了世界科学发展史与中国的崛起。王文兴院士表示,我国有着更为坚实的基础,我们更有信心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站在世界科学的前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主任郝吉明院士回顾了中国酸雨研究的过程,总结了我国酸雨研究与控制的经验,并对控制我国PM2.5和O3提出了启示。针对我国雾霾频发的现象,郝吉明院士指出现阶段急需提高科学治霾的综合能力,建立针对大气PM2.5问题的协同创新链,重视基础研究,提高技术研发能力,促进科技集成应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江桂斌院士指出,雾霾中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从毒理学的视角展示了细颗粒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细颗粒表征的新方法,并展示了细颗粒示踪与索源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江桂斌院士的报告为大气工作者进一步研究颗粒物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新的思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澍从污染的产生、危害和控制讲起,介绍了污染研究的基本思路,展示了科研组做出的燃料源数据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通过大量研究数据和图表说明了国内这些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及其产生的健康危害,充分说明了研究大气污染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作。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作了题为“大气HOx自由基化学研究进展”的报告。他从兰州光化学烟雾谈起,强调了气相化学过程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总结了国内外大气自由基研究的历程。张远航院士还介绍了自由基化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对已有的OH自由基观测光化学条件进行了总结,阐述了OH自由基再生循环新机制,并指出了新机制在二次污染防控中的重要意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就“我国重霾污染时段二次颗粒物组分的生成”进行了报告。贺克斌院士表示,根据京津冀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发现湿度对二次颗粒物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重污染期间硫酸盐的水平快速上升,通过研究,探索到重污染硫酸盐的生成机制为:重污染严重时期,颗粒物可结合水,以NO2为氧化剂,促成硫酸盐的生成。贺克斌院士指出,现阶段大气环境领域仍有许多问题待解决,科研工作者们仍需努力攻克难关,为科研事业作出贡献。
\
\ \
   本次论坛还举行了“中国大气环境问题的演变和未来”主题研讨会,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三十余位专家针对我国当前雾霾高发的原因进行了沟通与讨论,对我国下一步如何进行污染防控提出了许多具有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大气环境高峰论坛的召开为国内外大气环境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加强了大气环境领域专家与学者之间的交流,得到了省委、市委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论坛总结了大气环境科学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成果,研讨了大气污染预测方法及控制对策和治理技术,探讨了改善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途径。
  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百余位院士、教授、专家、工程师及管理干部等参加了论坛。

【供稿单位:环境研究院 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张庆竹 图/杨云雷 王佳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思萱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