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2017国际脑与类脑科学研究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宁夏医科大学校长孙涛,山东大学副校长张永兵,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等出席会议。
樊丽明在致辞中表示,山东大学的交叉学科建设已经有实质性进展,希望与会专家对脑与类脑学科的建设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共同为“中国脑计划”作出更大贡献。山东大学将重点支持脑与类脑学科发展。
与会专家从学科发展方向、研究路径规划、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不同角度切入,就脑科学和类脑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进行深度学术探讨,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山东大学客座教授、挪威卑尔根大学Rolf Bjerkvig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脑肿瘤研究的实验模型及其在临床前研究中的应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骆清铭教授介绍的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fluorescence Micro-optical Sectioning Tomography,fMOST)因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与会专家中引起强烈反响。卑尔根大学肿瘤病理学家Hrvoje Miletic教授指出微管能够作为脑肿瘤细胞间一种新型的沟通结构。美国南加州大学Theodore Berger教授团队开发的记忆芯片已经开始研究与人脑海马区的对接,以期改善人类的短期和长期记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王玉田院士从转化医学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从实验台到临床”的过程以及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在这一过程中分别扮演的角色。卑尔根大学Aurora Martinez教授介绍了纹状体多巴胺能输入缺失引起的运动障碍的新疗法研究。与Berger教授同一课题组的Dong Song教授在讲座中详细解释了海马记忆假体的计算模型。卑尔根大学的Clive Bramham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脑转移瘤和一种认知关键蛋白——Arc蛋白。德国明斯特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医生Stephanie Schipmann博士展示了明斯特大学附属医院脑胶质瘤手术的术中唤醒操作。山东大学脑科学研究所所长、齐鲁医院院长李新钢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齐鲁脑计划”的研究进展。
本次论坛由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主办,山东大学脑与类脑科学研究院、齐鲁医院、青岛蓝谷管理局和山东省外国专家局共同承办。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快国内外脑科学和类脑研究的步伐,加速助推“齐鲁脑计划”发展,全面提升脑与类脑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产业转化水平。山东省外国专家局、青岛蓝谷管理局,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工委、齐鲁医院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脑科学研究一直是人类探索的热点和难点,是智能时代的核心与基础,其进程直接影响到世界科技发展格局,影响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未来。齐鲁医院专家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脑研究计划的基础上,在2015年提出了山东省的脑研究计划——“齐鲁脑计划”。今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脑科学研究,山东大学将脑科学研究所升级建设成为独立建制的科研机构“山东大学脑与类脑科学研究院”,旨在建设世界一流“脑与类脑科学”研究机构,引领我国乃至世界的“脑与类脑科学”研究发展与创新,为“中国脑计划”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山东大学“双一流”建设打造新的学科支撑和发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