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9月21日上午,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第三场主题演讲在曲阜举行。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主持演讲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系罗德明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台湾“中央大学”汪荣祖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院教授、政治学家韦爱德,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得列·欧斯特洛夫斯基分别作主题演讲。主题演讲由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主持。
罗德明教授的发言主题为“关于中国的政治文化:一种批判性的分析”。他认为,政治文化包括市民的信仰、价值观及观念,它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因素。这种文化有深厚的渊源,很多都是基于历史传统中产生的。政治文化非常重要,能够塑造人们的思想。中国的政治文化有它独特的特色,比较注重人们潜在的内心愿望、观念,而不是直接指导人们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意识中的政治文化,希望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通过建设这种政治文化达到既定目标。罗德明教授认为,中国有三种政治文化体系:第一种是传统的政治文化体系,即以仁、义、礼、智、信以及中庸等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价值观。第二种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蕴含平等的理念。第三种综合了前两种的特征。罗德明教授谈到,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新时代道德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时刻处于各种因素的拼接组合及自我调整之中。中国正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以此来塑造新的政治文化,此次世界儒学大会就是很好的实践及证明。
汪荣祖教授作了题为“从‘儒教中国’说起”的学术报告。他从“意底牢结”的概念谈起,认为儒教的伦理、学说、原则、迷思、象征影响到传统中国社会的组织与阶级,指引社会运作,甚至为社会秩序提供政治与文化的蓝图,成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意底牢结”。他以历史为线索讲述儒教对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影响,认为自两汉到明清,中华帝制的骨架虽然仍是基于法家的秦政,但儒家的周官之说采入法典,关系到政治与社会活动并影响深远,在传统教育、官吏通经致用等方面形成极具儒家风采的“大传统”,儒教文化的大传统与中国乡村地方的小传统相关,儒教的价值观深入民间。汪荣祖教授认为,当前要推动儒家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必须海纳百川,吸纳整体中华文化之精华;要正确阐释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是他的“人本”思想。汪荣祖教授强调,以儒学为主的中华文化为举世多元文化之一,中国文化传统原有尊王黜霸的王道精神,讲人道,兴灭国,求和平。当代中国可以以此为理论,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实践,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改善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为全世界带来乐利与和平。
成中英教授的演讲题目为“从康德的上帝意识到孔子的天道意识:人类共同理性的发展”。他谈到,儒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儒家含有的深刻的本体论的含义是“天道”,西方的至上存在是上帝。建立命运共同体,首先要具有一种彼此包容、接受的生命意识、本体意识,同时还需要有一种共同理性,共同理性的基础是慈善原则和简单原则,而儒家思想中的“仁”和“吾道一以贯之”等思想包含了慈善原则和简单原则。在此基础上,成中英教授将“上帝”与“天道”进行了对比观察,他认为,康德重视道的主体性,以人的道德自觉作为行为基础,但又不否认上帝的存在,康德关于自由意识、上帝存在、灵魂不朽的三个假设是矛盾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以康德为代表的西方的上帝意识具有矛盾性。儒家是一以贯之的,是内在的生命主义,强调自我修身,对人和世界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在体验和观察中产生生命的自我意识,并与时俱进地发展对生命的认识与责任,儒家强调人对个人、他人、社会甚至天地的使命意识。成中英教授强调,共同理性不需要太多不切实际的假设,而是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包容精神,用行为充实理论,这是儒家应该掌握的本体精神,也是孔子思想的天道精神。
韦爱德教授作了题为“儒家思想与气候治理:个人、社会、全球”的演讲。他认为,如果要看人类长期的将来,应该参考人类长期的演变。气候的挑战存在多种可能性,克服气候问题分三个阶段:了解情况的重要性、采取措施限制气候变化幅度、克服或适应气候变化。韦爱德教授介绍了气候挑战的严重程度,并详细论述了控制气候变化的多种措施。他认为儒家思想中有很多关于“天人合一”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和文化资源,应该深入挖掘、广泛宣传,推动儒家文化在气候治理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控制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安得列·欧斯特洛夫斯基的演讲题目为“小康社会概念和中国领导人的经济纲领”。他梳理了1979年以来,中国从建设“小康之家”口号的提出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具体脉络,分析了中国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指出提高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是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核心因素。安得列·欧斯特洛夫斯基通过引用《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理念,提出儒家公民社会理想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大同社会,而大同社会建设的中间阶段是小康社会,儒家思想的创新性转化可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与会专家学者、各新闻界媒体记者等听取了演讲。
相关链接:
儒学大会系列报道之一:快讯-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曲阜开幕
儒学大会系列报道之二: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曲阜开幕
近两年儒学研究十大热点(2015–2017)
儒学大会系列报道之三:世界儒学大会举行第一场大会主题演讲
儒学大会系列报道之四: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圆桌论坛新闻概览(一)
儒学大会系列报道之五: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圆桌论坛新闻概览(二)
儒学大会系列报道之六:世界儒学大会举行第二场大会主题演讲
儒学大会系列报道之七: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举办主旨演讲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张丹丹 孔浩鹏 摄影:杨云雷 李雍珩 傅诗文 贾宁远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寄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