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六月初,山大视点网站记者时隔一年再次走进青岛校区,身临决战动员会,感受倒计时的压力,也感受雷厉风行、积极行动的魄力;扫描建设现场,传递建设者的实干热情,也传递他们对新校区的期盼与展望。同时,我们选取建设者中的部分代表,走近他们,与他们对话,集结成“青岛校区建设者风采”系列,与大家分享他们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聆听他们作为新校区建设者,也作为普通山大人,那细腻、温暖却又博大的建设情怀。
今天,我们要推送的是青岛校区建设指挥部监察审计处负责人——霍新喜。
霍新喜,2012年来到青岛鳌山湾畔,参与青岛校区工作。在济南工作30年,已经在这里打下生活与事业根基的人,怎么就义无反顾地选择奔赴全然陌生的青岛即墨?在他内心深处有过怎样的挣扎、怎样的抉择?现在的他又如何评价当年的取舍?下面,就是霍新喜与青岛校区的故事。
缘起:内心深处的蓝色校区梦
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东大学建威海校区,当时学校动员了许多行政工作者前去参与建设。参加工作不久的霍新喜很是心动——自己从小就喜欢大海的纯净和悠远,能去海边工作,同时见证一个校区的从无到有,听上去就热血沸腾。但参与就意味着与济南家人遥遥无期的两地分居,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霍新喜反复思量,最终无奈放弃了那次机会。可是,与大海同呼吸,亲手参与建设一个蓝色校区的梦想,却扎根在了他的内心深处。
时隔20多年,曾以为与大海无缘的霍新喜,欣喜得知山东大学将在鳌山湾畔建设青岛校区。而且,他清楚地知道,这次青岛校区的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将引领学校朝着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鳌山湾畔吹来的海风让霍新喜本已沉寂的内心,再次泛起蓝色涟漪,已不再是愣头小伙的他跃跃欲试,恨不能冲锋陷阵、即刻启程。但冷静下来,却不得不又一次面临现实的两难境地。这次的情况更为复杂:一头是上有古稀老人、下有两岁稚童的济南的家,是必须托起的责任、永远的牵绊,难以割舍;另一头是等待着自己参与建设的蓝色校区,是梦想的召唤,无法放弃。
凡事有得便有失,霍新喜不想再错过。于公,青岛校区的建设需要懂得造价的人,而自己又是审计专业出身,有丰富的经验,为之奉献是责无旁贷的事情;于私,自己从小就向往大海,在蓝色大海旁建设山大校区更是多年的梦想。于是,他决定报名。
2012年,经过竞争上岗,霍新喜奔赴青岛即墨,成为当时青岛校区建设办公室监察审计办公室主任。
经年:监察审计的酸甜苦辣
清晨,当鳌山湾的海风迎面吹来时,霍新喜深深地吸了一口。不同于济南略带尘土味的风,这里的风散发着一股子清新醉人的味道。一去经年,转眼间,他已经在青岛校区建设指挥部待了近3年,当年的梦想早已转化成当下的实干。
前不久,霍新喜他们参与了一个校园场地平整工程的监察审计工作,一次性为学校把住了90万余元的缺口。在这个工程里,施工单位起初报审价格394万余元。将近400万的钱花在哪里,怎么花?花得是否合理?这些都需要霍新喜他们反复推敲、论证。
深知经费来之不易,霍新喜不想让学校多花一分冤枉钱。每一个工程,他都带同事研究施工图,到施工现场实地测量,不断核对工程量,看有没有按图施工?有没有偷工减料?
对学校花的每一分钱负责,不放过审计的每一个细节,最终,这个工程的审定价格为304万余元。欣慰的是,由于霍新喜与同事们准备得有理有据,每一个审减项目都经得起推敲,对方最终坦然接受了这个结果。
为学校严把资金关,是霍新喜所在的监察审计处每天都在做的事情。监察审计并不是个轻松活儿,它的严肃性和敏感性要求参与者丝毫不能懈怠。“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对行政人员的廉政、绩效等进行监督,还要对整个青岛校区建设进行跟踪审计和造价控制,对每一分钱的建设经费支出进行审计。”其责任重大,可见一斑。
监察审计处的工作,贯穿校区建设全过程。招标阶段,他们需要配合学校招标部门做好招标控制价。在施工阶段,他们要配合基建部门做好造价控制。最后还要进行竣工结算审计,“也就是说,楼盖完了还要算一算总账。”谈到自己的工作,霍新喜显得冷静而条理清晰。
霍新喜与记者聊起了工作中的一些小细节。“有的施工企业会虚报价格,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势必会给学校带来损失。”但他同时也说,并不是每一次都会赢得对方单位的理解,有时按程序审减了企业报价,却常常迎来各种不配合,“更有甚者会来办公室大闹一番。”
这样的情况多了,难免会产生压力,有时霍新喜也会感到些许辛酸,“会有人认为我们管得太宽”。这时,霍新喜心中有一把秤:既不能固执己见,也不能盲目服从,要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
情思:建设者的小家与大家
霍新喜的女儿今年5岁了,在济南上幼儿园,她是霍新喜最放不下的牵挂。“刚来青岛校区时,我太太经常在医院值夜班,家里就留着一个80多的老太太和2岁的女儿,怎么都让人放心不下……”
女儿会一次又一次地问:“爸爸你为什么不在家陪我?”采访现场,霍新喜转述着女儿的质疑,声音变得低沉,默默地低头,拿手掩住了眼睛。5岁的孩子还无法理解爸爸内心的矛盾,而霍新喜也无法向女儿说清何为理想与责任。
每天晚上回到宿舍,霍新喜都会打开微信,与女儿视频。“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要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爸爸一句,女儿一句。有时是爸爸教女儿唱自己记忆中的儿歌,有时是女儿给爸爸唱幼儿园里新学的歌曲。
如今,霍新喜行走在青岛校区建设的轨迹上,一步一步地走着自己的路。他习惯了早上5点起床,绕着规划的校区走上一大圈,想象着以前的一无所有和现今的拔地而起,观察对比着今夕的变化。每天,他会至少两次上工地现场,了解工程进度、工程材料和施工质量,以便造价控制。他更在这里感受着不一样的同事情谊、不一样的战地情。同吃同住同劳动,大家互相配合、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是战友,更是亲人。
作为办公室的负责人,有时为了照顾更有需要的同事,他常常主动应下周末留守值班的任务。平均三星期一次的回家频率让他几乎无法照料自己的小家。
不管是采访现场他眼睛里闪烁的泪水,还是提及与女儿一唱一和时的开心与满足,都让记者感慨不已,无法也不忍去询问这场取舍的对错。然而霍新喜很快就回应了我们的犹豫。
他说,青岛校区已不只是自己的一个梦,它已然成为心中另一个家。他期待着这个大“家”的建设稳步推进,尽快竣工。也是在对这个大“家”的不断付出中,他实现着对另一处小家的坚守。
一期,二期……他会在这片土地上努力下去,直至梦成。
相关链接:
再次走进青岛校区报道一:吹响决战号角
再次走进青岛校区报道二:建设者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