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公益环保事业,大部分人映入脑海的可能是植树造林,可大家听说过“纸书造林”吗?王成钊,便是这项事业的发起者和负责人。如今,他带领着一个团队,将自己的全部公益热情和创业激情都投入到“纸书造林”的事业上。
这“纸书造林”的名号,可大有来头:“纸”是指倡导双面打印,架起校内打印店、社会商家与同学们之间的桥梁,打印店的纸张一面为学生提供免费打印,另一面打印商家广告进行宣传。这样既为商家提高宣传效率,给同学们带来实惠,也为打印社提高业务量,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纸张的浪费。而“书”是指开发“纸书宝”手机 APP,通过扫描书籍条形码,有偿回收毕业生书籍,以 APP 的广告流量收入为循环教科书买单,并现代化物流无偿转给大学新生,提高高校教材寿命。最终,无法重复使用的纸张与书籍,便被卖至造纸厂,成为生产原料。下面,赶紧跟随记者的脚步,一同去听听王成钊“纸书造林”的故事吧。
纸书初始
那一年,在兴隆山校区生活了三年的王成钊,按照学校惯例,和大家一起搬入千佛山校区。遥远的路途,全新的环境,这次大搬家让王成钊不得已卖掉了大部分不再使用的教科书。这些书几乎都按照废品的价格被处理掉,千元的教科书仅卖了二十多元,周围的同学也都采用相似的做法。王成钊看在眼里,可惜在心里。
一年后,王成钊本科毕业,顺利进入到机械学院研究生行列。毕业季有笑有泪,令人头疼的还有教科书的处理问题。宿舍楼前,他看到成堆的书被当做垃圾丢弃,“这是怎样的浪费呀!”这次,王成钊下定决心,必须做点什么。与此同时,他还联想到了平时的打印浪费,“我打印资料基本都是单面打印,使用过后往往成为演草纸,后来演草纸多得无法被消灭,才意识到这是被忽略已久的问题。全国每年几百万的大学生,这样的浪费实在是太惊人了。”
打印纸和教科书的问题都属于资源浪费,“大多数同学肯定也不想造成这样的浪费,但苦于没有渠道去避免。我为什么不可以帮助大家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王成钊想到利用网站、手机应用这样的渠道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就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单枪匹马”地死干肯定不行,王成钊开始活跃在各种挑战杯、节能减排的QQ群里,通过这些社交网络,他发现许多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这让他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坚定了信心。
本是素未谋面的山大学子,因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而相聚。随着交流的深入,大家组成了“纸书造林”团队。“纸书”取自“植树”的谐音,这也是王成钊和后来的同伴们致力于节约纸张,提高纸张利用率,以此保护树木的初衷。
知行合一
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却是一个有着强烈信念的团队。因为大家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在“纸书造林”项目上,团队内部几乎没有发生过大的分歧。谈到平时的相处,王成钊调侃,不同校区团队成员的相处犹如“山大版异地恋”。成员分散在各个校区,平时大家主要是通过网络媒介沟通联络。
虽然有联络上的不便,但这并不妨碍“纸书”团队的成长。王成钊深知,“团队最重要的是它的凝聚力与执行力,也就是知行合一。我们是一个新的团队,队员在一起的时间比较短,我们还很年轻、很稚嫩,也会犯错误。但我们在不断地学习,也不断地成长。”
今年6月,2014年度“希望工程激励行动”社会企业模式项目在北京举行闭幕式。山东大学纸书造林团队,凭借着“纸书造林吧”项目从全国一千多个激励行动公益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全国十强,并且获得2万元资金支持。这是山东历年来首支入选激励行动优秀项目的团队。比赛的结果对整个团队来说无疑是一份“最好的礼物”。王成钊回忆公布比赛结果时的场景,“我和王泽特别激动,两个男人拥抱在一起,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们俩手持校旗不断地与参赛选手合影留念。”其实,在整个团队看来,获得比赛的名次仅仅只是开始,也仅仅是项目的起航,“或许,当我们追求的循环教科书和双面打印的目标能够切实落地,既有同学们切实受益,又达到保护树木的公益诉求,那时候,才应该是成功的开始。”
社会企业
与其说王成钊的团队在做一个项目,不如说是在创立一个社会企业。在他看来,“纸书造林吧”兼具公益性与商业性,这是“实现公益项目的盈利,完成公益项目的自我造血”的过程,也是社会企业的本质所在。
作为社会企业获奖项目团队代表,王成钊还受邀赴伦敦参加了“希望工程激励行动”的志愿者交流考察活动。对此,他除了感到幸运之外,也感受到了目前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落后。期间,他充分学习英国社会企业和公益组织的运营理念、模式和经验,与英国著名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交流学习。“我们不是落后在物质、设备上,而是我们精神的贫瘠与公民意识的缺失。”
王成钊说到,如今谈到公益组织,大众立即浮现郭美美、福彩腐败等事件,国内的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在不断下降。而社会企业,在中国才刚现端倪,诸多相关制度与政策还需制定与出台。对此,结合他的考察经验和自身认识,王成钊整理出了一份《“希望工程激励行动”赴英交流考察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全面记述了对于社会企业的认识以及对其发展方向的思考。
除此之外,团队还参加了其他项目的公益活动,比如济南泉城广场志愿者、宋庆龄星巴克环保志愿者等,虽然这些看起来与团队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公益的种子却深深埋在了他们心里。“公益强调的是参与性,并追求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就像冰桶挑战一样,公益需要的是每一个社会份子的共同努力,需要大众传播的力量去共同完成。
永不止步
目前,“纸书造林吧”项目已经回收了三千余册教科书,准备在下学期免费循环到同学手中。而安卓版应用与网站(www.zszlb.com)已经上线,由于盈利性的薄弱,团队正在筹备网站的第二版。谈到现在的发展,王成钊坦言有些状况不佳,很多时候都在做“赔本生意”,这为他带来了压力与挑战。
“所以,纸书造林吧项目下一步主要是在渠道的铺设与建立上。”一方面,他们进行网站的建设与升级;另一方面是面向全校招募“寝室小吧”加入,每栋宿舍楼设置1-2个宿舍作为团队项目的“寝室小吧”,真正实地扶持大学生的创业与公益活动。伴随着“寝室小吧”的建立,后续循环教科书、免费双面云打印均会接踵而至。“如果同学对纸书造林吧项目感兴趣,我们团队非常欢迎大家的加入!”王成钊笑着发出了自己的邀请。
立足当下,王成钊会继续做纸书造林吧项目,孵化成一个可以自我造血的社会企业。而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王成钊对创业的认识更加宽泛。他认为,创业不仅仅是做老板,择业也是一种创业。所以,他的未来一定是在创业的路上,“在所在位置耕耘出一份收获就是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