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下旬,教育部专家组将来山东大学,对学校本科教学各项工作进行审核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学校办学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以及特色培养模式等。本次审核评估,是对学校教学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一次充分鉴定,同时也是对学校教学工作存在问题的一次重要诊断,对于我们“以评促建”、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将起到重要的激励和督促作用。
10月10日,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号召全体师生医务员工共同努力,完成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山大视点网站推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知多少”栏目,以知识问答形式对相关知识进行解读,以帮助和号召师生了解审核评估、关注审核评估、参与审核评估,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作贡献。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知多少”系列知识问答(四)
1.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进展如何?
为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2012年建成了在线“课程中心”,目前校本课程基本实现网站化建设,截止到2017年5月,课程网站建设数量达到4462个,总访问量达到4547万人次。为适应“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2013年引进“中国大学MOOC”教学服务平台,开展校内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是“中国大学MOOC”平台仅有的三所VIP合作高校之一;经过实践探索,山东大学已经基本确立了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主轴,“课程中心”“学堂在线”“超星泛雅”“智慧树”等平台协同运行的在线教学服务体系。
在线课程建设产生良好影响。学校建成国家精品课程44门、省级精品课程171门、校级精品课程210门;建成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2门,列全国第6位;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0门,列全国第9位。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建成24门,数量列全国高校第10位,涵盖经济学、文学、理学、医学、工学和艺术学;4门MOOCs获首批“教育部-超星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立项建设;共开课88期,列全国高校第4位,学习人数超过130万,列全国高校第6位;多门课程成为全国大学生“热选”课程,其中蒋晓芸教授的《高等数学-微积分》和王震亚副教授的《人人爱设计》入选2016年度最热课程Top20。2015-2016年共开设“翻转课堂”教学班140个,近1.3万人次学生参加学习,覆盖全校超过1/4的本科生,在线课程教学应用处于先发优势。
2.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什么?
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分为课内实验教学体系、课外大学生创新实验支持体系、实习教学体系和社会实践体系。课内实验体系由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等组成,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外大学生创新实验支持体系主要包括本科开放实验室、教师科研实验室和12个校级大学生创新教育平台,主要支持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实习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校级、院级实习基地,主要承担见习、实习等教学任务。社会实践体系,主要包括校级和院级社会实践基地,支撑100%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3.学校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学生毕业目标达成是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等多个系统共同支撑完成的。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第二课堂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目前共有学生社团389个,涵盖理论学习类、体育类、公益服务类、文艺类、应用实践类、职业发展类、传统文化类、学术科技类等八大类。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工作以创新创业氛围营造为基础,以创新创业校内训练计划为抓手,以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为引导,以创新创业实践培育平台为依托,以创新创业校外实践训练为支撑,实现了“一个目标、两个提升、三个群体、多个层次”的全方位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
4.学校制定了哪些学生校(海)外学习经历的政策和措施?
2002年10月,山东大学与武汉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本科生“第二校园经历”正式启动。截至2017年6月,学校已与31所国内高校签署协议,互派学生到对方优势学科学习半年至一年,接收来自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4891名本科生,派出5022本科生。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2011年出台《山东大学本科生第二校园经历工作管理规定》,2015年进行了修订。
学校自2002年启动海外学习经历,2003年发布《山东大学关于本科学生赴海外学习的若干规定》,并于2012年和2015年进行了修订完善,并设立了海外学习经历基金。迄今为止,学校已派出3000余名本科生(交流3个月及以上者)参加了海外交流学习;2008年派出学生数(不含3个月以下短期交流生)达到本科生每年招生人数的10%,2016年已达14.78%。派出国家也在不断增加,2016年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所高校建立了学生交流关系,每年有1400余名学生赴海外进行长期或短期学习,成为我国高校办学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5.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如何?
近年来,山东大学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均稳定在92%左右。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好;专业相关度较高,学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显示,69.64%的签约本科毕业生的签约工作与所学专业“很相关”或“比较相关”;学生深造层次高,本科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的比例在50%以上。
6.学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进展如何?
学校质量标准体系有招生质量、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标准、教学评价标准、专业建设标准、专业评估标准、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管理标准、毕业论文(设计)标准、实验教学标准、实习教学标准、毕业标准等系列标准组成。总体而言,学校建立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7.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什么?
学校建立了系统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体系运行有效,对质量持续改进产生了积极效果。学校质量保障机制覆盖招生质量、培养质量和毕业质量三个阶段。培养质量监控机制包括课堂教学评估、专业评估、学院评估和学校评估,形成“四层次、全覆盖”内部质量保障模式。
8.学校是否按教育部要求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学校自2011年起每年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编制并及时对外公开发布《山东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从2013年开始建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和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制度,从2014年开始启动了专业发展状态报告工作,从而建立了专业—学院—学校三级质量报告制度。
9.学校是否定期公布人才培养质量信息?
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从2012年开始编制和发布年度《山东大学就业质量报告》,分析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就业率、就业去向、专业对口率等;并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开展调研,了解对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意见和建议;同时发布各个专业的就业情况,指导学校和专业改进教学。专业就业与发展情况已经成为学校评价专业教学的重要依据,成为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