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29日,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当代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举办。济南市市委常委雷天太、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巴金文、梁漱溟先生长孙梁钦元、芝加哥大学艾恺教授、台湾华梵大学校长朱建民、西南大学高秀昌教授等在开幕式上致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教授主持开幕式,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学典教授主持闭幕式并会见来访学者。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及国内的8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主题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和当代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主题,下设五个分议题——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中国乡建运动、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当代乡村振兴战略、梁漱溟与当代新儒学的兴起。与会学者就“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和当代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美国芝加哥大学艾恺教授认为,梁先生产生乡村建设想法的第一个“源头”,就是他偏好从事实际行动的倾向。1921年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已经隐约开始关注乡村建设。当时有两位人物有可能促使梁漱溟将注意力转向农村社会:一位是王鸿一,一位是章士钊。韩国大田孝文化振兴院金德均教授认为,梁漱溟是在儒家思想研究十分困难的时期拥护儒家的学者,在全盘西化论占据了主流的时期,通过儒家思想试图让中国发生变革的意志让其成为了现代新儒家的中心。台北大学赖贤宗教授认为,梁漱溟提出新社会组织“乡村组织”之建立来克服面对现代化的西方文明而导致的中国乡村之崩解。中国人民大学韩星教授认为,儒学只有在“社会”层面才能够获得真正鲜活而持久的生命,而不是在“政治”层面乞讨生存空间。曲阜师范大学傅永聚教授认为梁氏这种面向“生活的本身”而论“儒学”与“学儒”的“生活”儒学观,对我们当代人了解(知)儒学、实践(行)儒学极具借鉴意义。山东大学颜炳罡教授认为,作为生于官宦之家,长于都市的学者,以九死不悔的毅力与恒心,倾其毕生念兹在兹,从事乡村建设、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唯梁漱溟先生一人而已。梁先生主张根据中国国情,以中国固有精神为依托,走出一条以农业引发工业独特的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探索新模式。
本次会议会期两天,共设置两场大会主题演讲与六场专题论坛,收到会议论文50余篇。为缅怀梁漱溟先生逝世30周年,30日下午,与会学者乘车前往邹平,至梁漱溟先生墓园祭拜,并参加梁漱溟先生纪念馆,深切怀念先生。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更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梁先生兼综儒佛,学贯东西,一生坚持知其所行,行其所知,其人格表里如一,其行为知行合一,有20世纪中国最后儒家之称。上世纪三十年代,梁先生在山东从事乡村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长达七年之久,对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之际,召开本次会议,就是为了缅怀梁先生对乡村建设运动作出的重要贡献,分析其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得失利弊,探讨其乡村建设理论对当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