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吴俊教授做客文学院“新杏坛”,在中心校区知新楼作了题为“‘林译小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翻译看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的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黄发有教授主持,文学院及校内外相关专业的师生参与讲座。
讲座中,吴俊教授解释了本次讲座的题目,即通过林纾的翻译透露出来的当时中国的文学价值观,以及中国文学是如何调整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的。吴俊教授肯定了“林译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他认为,林纾在催生新文学者、塑造中国文学视野中的世界文学图景方面创造了空前绝后的翻译奇迹。林纾翻译西洋文学的动机是“正风俗、戒人心、兴国运,弘扬古文义法”。林纾是“守旧者”也是“革命者”,他通过翻译西洋文学确证了本土传统文学的当代价值。吴俊教授分析了中外文学价值对立的原因和“林译小说”被遮蔽的价值,他认为“林译小说”在客观上融通了中西方文学,开启了中国文学与现代社会同步发展的契机,这也是其留给后世的历史启示和价值所在。提问环节中,与会老师和同学积极参提问,吴俊教授作了详细的解答。
吴俊,1980年代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并任《文学评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12卷总主编等。获得过教育部、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市和江苏省等颁发的多种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