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29日,基础医学院举办第六十八期创新论坛,华中农业大学的曹罡教授和上海科技大学的胡霁教授分别进行了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基础医学院陈哲宇教授主持,基础医学院部分师生参加。
曹罡教授作了题为“Mapping the brain: From Connectome, to Transcriptome and Epigenome.”的报告。曹教授目前主要利用三维基因组测序、单细胞测序、TRAP、甲基化测序等各种前沿下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配合双光子活体成像、活体光纤成像、超分辨成像、CRISPR/Cas基因编辑、蛋白及核酸互作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大脑神经回路,尤其是与调节免疫系统相关的神经环路。曹罡教授介绍了示踪病毒的特性、如何实现示踪环路功能、示踪环路的遗传构筑以及示踪环路的结构联结。在此基础上,他介绍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如原位测序和三维基因组测序技术等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这些介绍对于开展利用嗜神经病毒开发多种神经环路示踪工具、神经环路操控工具,并利用这些工具解析神经环路结构,探索神经环路功能研究工作有很大帮助。
胡霁教授作了题为“Dynamics of emotional brain underlying stress and reward”的报告。胡霁教授首先从痒这种应激压力出发,借助光纤记录技术和各种转基因小鼠,发现中脑奖赏中心VTA区内的GABA能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在痒觉发生过程中呈现两种不同的激活反应,并进一步揭示了瘙痒-抓挠-愈痒-愈挠循环的神经环路机制。实验室进一步研究了奖励是如何平衡应激压力的。该研究证实,室旁核CRH神经元可以快速地被各种应激刺激所激活。另外,室旁核的CRH神经元还能被奖赏快速且强烈地抑制,并且奖赏可以缓解应激导致的行为和激素异常。实验室从细胞和突触层面进一步证明了应激与奖赏整合的这一新的神经机制,为治疗应激相关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报告中,教授们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并解答了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本次活动开拓了广大师生的视野与思路,增进了师生对神经科学领域前沿技术发展的了解,取得了良好效果。
曹罡,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生物医学中心副主任。2008年在荷兰Nijmegne分子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结束博士论文工作,并获得2008年国家优秀留学生奖。2008-2010年期间,在加州Sanford-Burnham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2012年期间,在冷泉港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近三年来在Nature genetics, Nucleic Acids Res,Mol Neurodegener等国际一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申请专利多项。2018年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胡霁,教授,2014年4月加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结合小鼠遗传学、病毒、活体电生理以及光学成像等最新的方法研究几个相关的神经生物学问题,主要包括应激神经生物学,神经药理的环路机制,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的治疗新策略等。成果发表在Science,Cerebral Cortex,Current Biology,Neuron,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973计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