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覃兆刿教授谈文献采集和口述访谈的体验与思考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13日 08:34 点击次数:

  [本站讯]4月11日晚,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覃兆刿教授受聘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中心校区举行。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向覃兆刿教授颁发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聘书,山东大学档案馆馆长兼校史办主任赵爱国教授同时向覃兆刿教授颁发了档案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指导教师聘书。
  聘任仪式结束后,覃兆刿教授为师生们作了题为“文献采集和口述访谈的体验与思考”的学术报告。覃兆刿教授首先对“文献采集”与“口述访谈”二者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认为口述访谈具有如下特征:以问题和任务为导向,充满激情地关注历史,进行不同尺度的记忆收集与研究,公共呈现与公共事业的相关性,重视对话与参与性,采用历史叙事模式,充分利用新的信息记录技术手段,团队协作共创,一定程度的抢救性。他以个人和团队亲历的文献采集与口述访谈活动为例,分享了其中的感受和思考,介绍了文献采集和口述访谈的行动规范和注意事项,同时表示应当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一丝不苟的品质、大胆创新的精神、浓厚的人文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外,覃兆刿教授还以苏州工商档案中心与中国丝绸档案馆的创建、红安县张天伟档案室、重钢档案文献采集等为案例做了补充说明。
  接下来,覃兆刿教授总结了六点思考:一是“一种理念:资源为王+工具扩张”,覃兆刿教授谈到,大家应当反思当前的档案资源结构和档案工作者的组织结构;二是“一种责任:从抢救到常态”,他强调,口述史的研究往往是一种抢救性工作,需要与时间赛跑;三是“一种修炼:多学科与综合素质”,他认为,学生应熟悉公共史学和口述史学理论,具有强烈的公共与文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养成求真、独立和批判性思考习惯等;四是“一种辩证:求真与务实”,他说,口述访谈的意义也许首先就在于访谈本身,史料的真实性表现为记录过程的真实性,以及总体宏观意义上的真实性;五是“一种情怀:存在与选择“,覃兆刿教授认为,人物具有丰富性、复杂性,要正视人的趋利避害;六是“一种合力:激情和使命感”。最后,覃兆刿教授向同学们推荐了口述访谈方面的专业书目作为参考。互动环节中,多位同学就“如何看待城市记忆与乡村记忆工程建设”“口述史与口述档案的关系及其原始记录性”等问题与覃兆刿教授探讨,覃兆刿教授耐心阐发了自己的观点。
  聘任仪式由历史文化学院文秘档案学系主任曲春梅主持。档案学专业师生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覃兆刿,湖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仪器项目评审档案专家、中国档案学会理事,曾获湖北大学“琴园学者”、湖北省有突岀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主要从事档案与文献管理、企业档案管理等问题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多次应国家部委(局)和著名企业邀请担任档案专业评委或进行讲座。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10项。出版论著80余篇(部),专著《双元价值观的视野: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在海内外档案学界有广泛影响。


【供稿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何思源 寸凯宁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朵朵 思萱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