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结合研究方向和教学工作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谈几点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报告提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是党为我们树立的新时代环境伦理观、价值观,是对过去环境伦理观、价值观存在的偏差进行了矫正,对我国环境保护和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回顾历史,生态环境恶化、环境问题突出跟工业革命发展是相伴而行的,也与机械自然观密不可分。
西方从16世纪发展起来“机械自然观”(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为人类无限制地开发、掠夺和操纵自然提供了伦理基础);西方现代文化里面有“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思想,人们开始以一种功利的眼光去对待、了解和认识自然。正是这种功利主义和征服自然观念的结合,导致了西方近代数百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环境资源无休止的开采、掠夺和破坏,以满足人们无限膨胀的对物质私欲的需要。20世纪30年代之后密集地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
新中国成立后也曾经出现过诸如“人定胜天”、“改天换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重新安排山河”、“叫高山低头,令河水让路”、“围湖造田,向湖泊要地要粮”、“向青山进军”、“让锯、斧声震醒千年沉睡的原始森林”、“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等口号或声音。在今天看来,以上种种盲目思想与之伴随着的行动,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巨大,影响也是长期的、深远的。这导致了我国生态免疫力每况愈下,灾害频频。比如1998年长江流域的大洪水就与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降低密切相关。
2015年,我国“环保之父”曲格平老先生认为“40多年来,中国领导决策层提出了许多先进的发展理念,但是这些发展战略多数只停留在理念层面上,停留在文字上、口头上,很少见诸行动。中国在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上,长期没有摆脱过度追求增长速度的观念,没有注意解决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各级政府现在仍然是只看重GDP,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现在有关领导被问到环境问题时,羞羞答答,身上直冒汗。”
二、环境伦理学认为“环境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和价值问题,而非技术和经济问题。”
环境伦理学家通过对环境危机的伦理学反思,认为环境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和价值问题,而非技术和经济问题。环境伦理学认为人是地球上唯一的道德代理人,能够从道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价值取向问题,是目标和意义的选择问题。
我国古代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环境伦理思想,如:道家生态伦理思想讲万物平等自化、道法自然、节制物欲;儒家思想:孔子认为人对万物应持一种同情的善待态度,他提倡“节用而爱人”。儒家在人的生活态度上并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应该遵从一种“合于义”的节俭的生活方式;《周易》特别提倡古代天子打猎用的“三驱法”,不主张对野生动物一网打尽。这样可以保证野生动物资源不枯竭。另外,一些世界著名哲学家的幸福观和价值观令人印象深刻。如人们通过享乐的节制和生活的协调,才能得到灵魂的宁静;贪得无厌的欲望使人失其所有(德谟克利特);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欲望的满足,真正的幸福必定是善的,有道德的,他认为节制是三种美德之一;犬儒学派认为美德就是关于如何控制自己,抑制自己的欲望的知识,提倡“回归自然”;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是一种适中,过度和不足是恶行的特征。
三、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的环境伦理观给环境保护带来了新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2016年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30%,我国酸雨面积由历史最高点30%下降到7.2%。但是,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进程的中期,资源环境压力大,进一步改善环境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观念引导行动,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环境伦理观的建立表明了党对环境保护的坚定决心。
山东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史哲是学校的优势,希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希望学校继续深入开展“绿色校园”行动。作为从事环境科学研究20年的普通教师,党的十九大报告让我看到了希望,相信环境科学研究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能够拥有一个更加美丽的生活环境。
(作者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任丽军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