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曙光教授做客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在中心校区作了题为“如何看待新世纪的东西之争”的学术报告,哲社学院院长刘杰教授主持报告会。
讲座开始,张曙光教授指出,新的中西之争的新是相对于老的中西之争来说的。1919年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对中西之争,形成了一个主流看法,这个主流看法来自冯友兰先生的概括:所谓中西之争,根本上是古今之别。所谓的今,是西方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古则指中国,因此中国的任务就是由古到今实现现代化。改革开放之后,对现代化的认识更深刻,后来又提出一个现代性,说这个现在化绝不仅仅是器物,他更多的是反应为一种文化精神。这种情况,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发生变化。有部分学者认为,西方文化是向前推,而中国文化总体上是向后挽,中国传统文化讲道德讲仁义对现代化的工具理性起到一个挽的作用。我们的文化不仅支持了我们这个民族有几千年不间断的文明,而且古代的诸多思想与论述所具有的全面性,也与西方某些思想相吻合。
张曙光教授表示,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人们应对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传统,必定随着人的能力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传统是人的生活的历史内容与形式,人们保守传统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加健康、幸福和顺利。作为文化的有机系统,传统文化矛盾的张力恰恰是传统的生命力和传统得以变革的机制所在,儒学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正是由于经过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和中国人自己的批判,它的僵化的历史形式和不文明的因素才终于被否定,它的真正具有恒久性的价值才得到彰显,文化保守方才呈现出合理性。张曙光教授指出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点就是纵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与今天的社会环境,不难发现与上世纪初的国学热不同,当今的国学热是发生在中国的现代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下的。第二点在于当一个社会满足器物需要之后,传统文化也要与物质的发展相适应。最后,张曙光教授与哲社学院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认真回答了老师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张曙光,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评审组专家;200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1982年在《哲学研究》发表首篇论文以来,共发表论文约180篇,出版个人专著6部,合著2部,主编3部;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和教育部基地项目。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哲学、文化与价值哲学;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