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人物(旧) > 师者 > 正文

郑雨军:总想为学生多做一些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23日 10:32 点击次数:

编者按:在2017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山东大学对一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了集中表彰。众多学术大咖,或者是青年学者,于这次表彰大会上领取了自己身为教师的无上荣誉。这份荣誉象征着的,是他们实打实的教育成果与科研实践,是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份量和地位,同时也彰显着他们的师心、师德、师魂。他们之中,有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也有学生们评出的“我最喜爱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近期,山大视点网站记者将陆续采访部分受到表彰的教师,与他们聊走上讲台的不同经历,教学科研中的点滴感悟,以及何为优秀教师。


问:“做科研苦不苦?”

答:“任何事情要想做好,肯定会辛苦一些。不过,如果能从中不断发现兴趣、乐趣,那就不觉得苦了。”

以上是物理学院郑雨军教授与山大视点记者的一番对话。这位致力于探索微观世界里原子、分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者,有着低调的处事风格。对于近期获评2017年山东大学优秀教师,他认为,评上是意外,评不上是正常,因为“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山大每一位老师都是这样的。”

郑雨军,1963年出生,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分子量子动力学、量子体系谱学及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曾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指导研究生先后获得各种奖学金、优秀学位论文等荣誉;他指导的大批学生成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如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攻读博士学位。

结缘物理,一次次偶然促成的必然

在郑雨军读大学的上世纪80年代,国家各项科研工程正慢慢起步,理工科迎来自己的快速发展时期,社会上流行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郑雨军1981年考入山大物理系,与这个大形势有很大关系。除此以外,他还受到了高中物理老师的影响。那位担任郑雨军高中物理教学的张老师,同样毕业于山大物理系,教学很不错,会向学生传授很多个人对问题的认识,也会悉心与学生畅谈各类问题。郑雨军不知不觉就被物理老师的个人魅力折服了,有了想要学物理的念头。这样一丝学术兴趣之外的吸引,成了郑雨军结缘物理的第一份偶然。

成功考入大学的郑雨军,想法很简单,“农村孩子来读书,就要把书尽可能念得好一点”。后来大学毕业,郑雨军跟多数同学一样选择了考研,进入北京大学继续深造,而后到高校任教。

1996年,工作多年的郑雨军在同学建议下考取了山东大学理论化学专业的博士生,跟随导师丁世良陆续接触各类研究问题。他说:“当时读博很偶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一声来自同学的劝导,是郑雨军投身物理研究的第二份偶然,他也由此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生涯。

1999年,郑雨军博士毕业。当时他正与导师一起做动力学李代数的研究,以色列希伯来大学Levine Brown教授是国际上这方面最顶尖的研究学者,导师建议他试试申请Levine Brown教授的博士后。跳过留学国外的语言问题、学术沟通障碍不说,当年导师的一个建议,成了郑雨军学术道路国际化的一个助推剂,也是物理之于郑雨军的第三份偶然,自此他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国内一域,学术天地更为开阔。

2005年,在外留学多年的郑雨军回国,“当时山大需要老师,丁老师建议我回来。”又是一份来自导师的邀请,成为郑雨军回归母校、继续开展科研工作的第四份偶然。一个人的一生总有大大小小的偶然,一次次偶然加上主动的选择,也就构成了一生的必然。重回山大至今已有12年,郑雨军扎根于此,静心从事着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

教学,更要教给学生对物理的思考

回母校任教之初,郑雨军对于教师这一身份并没有太清晰的规划,只是简单想着,“要尽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十多年过去,与教学实践同步增长的,是他日益丰富的对教学的认识与感知。

目前郑雨军承担的一项主要工作,是为泰山学堂物理取向学生讲授《理论力学》这门课。泰山学堂聚集着一大批学校的拔尖学生,对物理取向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进入大学后最先遇到的最难课程之一。郑雨军解释说:“理论力学为物理学其他分支提供了许多必备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门课用到很多数学工具,需建立新的思考物理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为了教好这门课,郑雨军很用心地探索各类教学方法,“摸索怎么才能教得更好”,做了如翻转课堂等教学尝试,只为提升这群初入大学的孩子对科学的感悟。在郑雨军看来,“要简单叙述知识,每个老师都能做得很好,关键是要教给学生课程背后对物理的思考。”

因为近期要前往以色列巴伊兰大学交流,泰山学堂2015级物理取向学生程龚睿(左一)和同学一起找郑雨军沟通问题

在泰山学堂2015级物理取向学生程龚睿眼里,刚接触郑雨军老师的时候,自己很是受了一番“智商上的碾压”,主要就是因为《理论力学》。“郑老师对我们很有期待,从教材到上课内容,比国外很多大学都要难许多。”对于程龚睿这一级学生,郑雨军的授课方式是学生讲课+老师点评,以此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介绍说,泰山学堂小班授课,一个班不到20人,自己的授课基本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目前正在继续尝试打造一套“更好的教学方法”。

在郑雨军看来,讲课其实分几个阶段。“上课学的东西全学懂了,这是一个阶段;你真正要用了,发现书本上学的东西距离使用还是有差距,这是另一个阶段。”具体到一个概念,也有不同层次的认识,有不同的深度和广度。他拿背唐诗打比方,“一个人在小学的时候背唐诗,和到中年以后再背,理解是肯定不一样的。”相同的道理,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知识架构中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掌握,而老师需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这个知识,包括后续返回来重新进行认识。

做科研,兴趣+耐心

采访中,郑雨军对青年学者给出了两方面的建议——一是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二是科研可能会不顺利,这时候需要耐心和坚持。兴趣、耐心,这两个词其实也是郑雨军个人科研经历的真实写照。

断断续续已有近40年的物理研究经历,郑雨军却说自己对物理“有兴趣,但并不是非常浓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很多时候确实苦恼,苦恼于无法破解的问题,苦恼于自己还必须坚持,不舍得放弃。在郑雨军看来,物理学科本身的发展已经相对完善,这时候研究的问题势必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难。“有些问题是短时间能想明白,有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想明白,还有的是再长时间也想不明白,这样的只能先放放。”

留学时期,郑雨军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与国外学者的学术交流,他也格外重视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除了科研成果,学生也应该有一流的国际化视野。”

郑雨军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他做科研的风格,一如他谈吐间的不急不躁、不追不赶。最初留学的时候,郑雨军对以色列的了解仅限于电视上国际新闻中的巴以冲突。只身在外,一度让他备受打击的是学术交流的不畅。“起初与国外学者交流科研问题时,在认知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上有较大偏差。”没有别的办法,他只能按捺住性子,自己更勤奋一些,多跟其他中国学者“取经”,多泡图书馆,多看文献做准备。终于,凭着这份耐心,他平稳度过了学术上的国际“磨合期”。

经过郑雨军一番点拨,2015级博士研究生孙舒宁又有了新的研究思路

这样的耐心,同样被郑雨军用在学生指导上。2015级博士研究生孙舒宁最近两三天一直纠结于理论推导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如何推导出量子系统最优、最短的演化时间?这项研究会使量子系统达到最大的演化速度,进而为量子态的快速翻转提供理论基础。“郑老师考虑了很久,最终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让我把原来的问题简单化,从量子体系的特征时间入手去试一下。”学生眼里“优点非常多、学问做得非常棒”的郑雨军,熟知并随时留意着自己各个学生的科研进展,在任何需要的时刻送上恰到好处的指导。孙舒宁说:“这种学术交流来的非常及时,往往他的一句话就能点醒我们。”

在郑雨军看来,山大物理学科正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即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置身其中,他个人也在科研方面继续做着自己的努力。物理学科的发展正不断催生许多交叉学科,比如与生物、与化学等交叉,可作为学科新的生长点。郑雨军时时关注着学科的最新进展,下一步,他准备开始一项新的探索,即通过物理上的冷原子体系探索非高斯分布现象的行为特性,以此发挥其特定的潜在作用。

学生无法“批量生产”,师徒传承很重要

在聊教学方法的时候,郑雨军谈到一个“很怪的现象”: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研究生的培养还是实行导师制,无法实现“批量生产”,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师徒间的传承。

郑雨军熟知并随时留意自己各个学生的科研进展,时时送上自己的指导与建议

2014级博士研究生刘晓燕在谈起郑雨军时说:“每次大家问我郑老师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你走上了漫长的科研之路?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三个词——严谨、认真、宽厚。初读博,对科研甚是迷茫,郑老师悉心引导,如阳光拨开我眼前的迷雾。后科研遇各种困难,郑老师平易近人的鼓励和高屋建瓴的指导,如灯塔指引我的航向。”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许就是师徒间最重要的传承吧。

郑雨军最看重的一项学生素质,是品德。“不管做什么,先把人做好才能去做事。”学生们对于他的科研要求记得非常牢,已经成为基本的行为认知。

谈起学生,已经毕业的王东升让郑雨军印象很深。这个学生能力很强,读研期间就在世界著名的物理学顶级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发表过文章,不过郑雨军记住他还是因为“科研方面我们常常争论问题”。对于学术争论,郑雨军是很期待的,“可以有不同意见,但你要说服我”,他希望通过观点的碰撞产生新的思维火花。

郑雨军对学生是宽容的,对自己却很苛刻,一直没有放松教学、学术方面的钻研与探索

郑雨军对学生是宽容的,据说“从来不会对学生发火”,但他对自己却是苛刻的。2013级博士研究生蔡祥吉一直都知道导师的一个小习惯,那就是办公桌上总是会摆着很多参考文献,“老师只要有时间了就会拿起来看,了解当前研究进展,比我们学生要用功得多。”蔡祥吉明年将要毕业,打算去高校任教,自己老师的行事风格也将伴随他的职业之路。

“学生在大学几年到底能学到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郑雨军不要求自己的学生毕业后全部做物理研究,在他看来,除了学会做人,大学能留给学生的应该就是严谨的逻辑性训练、思考问题的视角和方法,“这种物理训练、科学训练,学生会受益终生。”

采访最后,谈起学生之于自己意味着什么,郑雨军依旧言辞浅浅。他说:“学生是老师教学、科研的主要对象,天天和学生打交道,老师自觉不自觉地会为学生做很多事情。”


近期山大视点网站“山大人物”访谈一览:

[师者]张建:阳光心态,好导师就应该如此

[师者]辛公明:探寻“有意思”的热力学

[师者]王哲伟:做对的事情,做感兴趣的事情

[师者]张平:从教从仁师之范 一曲一章艺之美

[师者]綦建刚:愿做春泥护芳华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刘婷婷 黄敏    摄影:刘婷婷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寄诚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