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月28日,产业集团2004年工作会议在东校区办公楼会议厅召开。副校长张永兵出席会议并讲话,集团公司董事、监事、集团公司派出董事、监事,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企业先进工作者代表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产业党委书记马国臣和产业集团总经理张兆亮分别总结了2003年产业党委和产业集团工作,同时安排部署了2004年产业党委和产业集团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山东大学关于推进校办产业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山东山大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暂行办法》等文件、规定,表彰了2003年校办产业涌现出来的优秀企业、优秀企业负责人和先进工作者。会议期间,集团公司与2004年预计利润过百万元的7家企业签订了经营目标责任书。
根据教育部、科技部关于高校科技产业改革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依据国务院体改委、教育部《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在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了改革创新。在管理体制方面,学校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明确了产业集团作为学校经营性资产运营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建立了国资委—产业集团—下属企业的管理框架,明确建立起集团公司与所属企业“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产权管理体系;在管理模式和思路上遵循“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和“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对产业集团的责任义务和规范运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建立产业激励约束机制上,试行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暂行办法,规避经营风险,强化管理与激励约束,将企业的工资发放总额与企业实现的经济效益挂钩,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水平与所在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结果挂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上述改革的思路与目标,就是要突出体制创新与管理效益的理念,通过管理体制的变革改变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以产权管理为纽带,建立与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激励约束机制和信用评价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004年是产业集团管理效益年。产业集团将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增强产业集团作为学校经营性资产运营公司的调控能力;强化激励约束,加大对集团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企业管理,规范企业行为,防范经营风险;助强扶优,提升校办产业的整体盈利实力,增加对学校的投资回报,努力为学校事业发展多做贡献。
张永兵在讲话中指出,我校产业通过资产重组、规范改制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以股权多元化为特征、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体系,改制企业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利润总额每年都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山大鲁能、山大华天、山大华特、山大地纬、康诺制药等“山大品牌”,日益昭示出山大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山大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分析了我校产业发展中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产业资产规模与整体经营效益、激励与约束、投资与风险、发展与稳定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要求各企业围绕校办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发挥我校产业品牌、人才、科技优势,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增强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整合产业优势资源,推进企业改制与发展。要求企业负责人端正态度、辨证思维,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个人与集体、投资人与经营者、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担当起企业发展与稳定的责任。强调会后认真学习展校长最近对产业工作提出的重要指示,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校办产业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及《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暂行办法》。针对产业党委、产业集团2004年度工作要点,提出本企业2004年度的工作计划,确保产业集团及所属企业的稳健经营和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全面实现2004年度产业集团的经营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