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山东大学师生医务员工密切关注全会报道,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倍感振奋,反响热烈。
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会全会精神,锚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全面图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山大贡献。
校长李术才表示,在二十届四中全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所作的报告,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更加坚定了奋进强国建设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十四五”即将圆满收官,“十五五”即将开启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从“十四五”时期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坚实筑基,到“十五五”时期关键阶段的科学谋划,这条承前启后的发展脉络,深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为蓝图变现实、愿景成实景注入强劲动力,也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丰富内涵,围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等战略任务,深入阐释研究、凝聚思想共识、聚力推动谋划,切实将战略部署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国、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行动与扎实成果。
要强化政治使命,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战略地位与作用愈发凸显,我们要牢牢把握“十五五”这个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秉持“国家需要什么就干什么”的发展理念,锻造“国家需要什么就能干好什么”的过硬本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跃升,打造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的良性互动生态;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行者和实践者的奋斗之姿,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勇担作为,高质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要锚定战略坐标,以科学规划赋能深化改革。“十五五”规划指导方针旗帜鲜明,发展目标高远宏阔,任务举措求真务实,必将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我们要牢牢锚定四中全会的方向指引,有机贯通学校“一五七九”发展战略,深度承接《山东大学全面图强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谋划学校“十五五”规划,以“国家队”的站位和“排头兵”的担当深化综合改革,充分激发全体师生医务员工投身学校“以质图强”“全面图强”事业发展的内生动能,汇聚起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澎湃力量。
要聚力科研攻坚,以创新驱动助力强国建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以加强有组织科研为抓手,聚焦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前沿领域与重点领域的前瞻性引领性布局,主动融入数字中国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奋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塑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山大贡献。
发展规划与深化改革部部长王志鹏表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推进第十五次党代会擘画的第一步走、迈向建校130周年,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集中全体山大人智慧,深刻把握“双一流”建设最新精神要求,在厘清“十五五”发展思路、系统谋划“十五五”规划目标上下功夫,系统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工作方案,重点形成一批针对问题短板的关键性举措、系统性改革,以高质量的规划引领学校加快推进“以质图强”的系统性变革,加速实现“全面图强”的整体性跃升。
经济学院院长林平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新发展阶段,以系统性、战略性思维擘画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当前,数字经济正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驱动力。站在新起点,要加快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释放数据驱动型数字创新活力,为数字经济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作为新时代的经济学研究者,我们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聚焦数字经济领域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前沿理论研究;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创新思维与数字素养的复合型经济人才,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晶体材料研究院院长、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于浩海表示,“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踔厉奋发,成果振奋人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十五五”蓝图,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发展方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晶体材料创新突破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山大晶体人将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核心使命,聚焦光电功能晶体领域前沿,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全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践行科技报国中争作先锋表率,在建设教育强国中培育栋梁之才。
环境研究院院长张庆竹表示,全会强调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明确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具体路径。这将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为环境工作者建设美丽中国指明新的道路。作为环境领域工作者,我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自己将立足本职、躬身力行,聚焦前沿问题,推动环境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决策中的应用,积极投身生态环境精准管控与持续改善工作,将学术追求和育人事业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用实际行动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
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薛付忠表示,“十五五”规划蓝图中对数字化、智能化的部署,正是我国健康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快构建安全、高效、多模态融合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加速基于智能体的关键技术攻关,提升疾病精准预测、个性化治疗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让“硬核”创新转化为提升全民健康的实际行动;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决策辅助和基层服务,推动医学科研和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跑好“十五五”接力棒。
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佃利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确保社会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就是通过党建引领,不断促进基层治理的实践创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全会还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十五五”期间,既要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又要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关注现实中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我国共同富裕稳步实现。
高等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刘招舰表示,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扣国家战略需求,提前布局谋划,凝练研究方向,深耕细研、聚力攻坚,全面加强“从零到一”的原创性研究,力争在重大疾病的研究和诊治上取得新突破。自己将带领团队积极推动跨学科科研项目组织和实施,促进不同学科间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持续深化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和健康服务转化,打造医学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高地,为推动医学科技进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山大齐鲁医学力量。
未来技术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石少帅表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以山东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为阵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着力探索未来技术领军人才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壮大贡献教育力量。作为工程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们将面向国家急需,立足交通强国建设和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聚焦深地极端环境防灾减灾难题,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开展交叉学科融合创新,用智能工程、绿色工程新质生产力高质量服务“十五五”期间的重大工程和重难点工程建设,理论结合实践书写好“强国建设,山大有为”的时代答卷。
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韩孝良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如同领航灯塔,为国家未来五年发展指明方向,自己作为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倍感使命光荣。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目标,与学院聚焦低空领域的战略布局高度契合。低空经济作为交通强国建设的新兴赛道,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重要载体,亦是我们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方向。我们将紧扣全会“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部署,强化科技攻关与产教融合,为强国建设贡献山大低空领域学科力量。
教育部首批援派南疆高校辅导员、校团委副书记郭迪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特别强调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身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喀什市,能在祖国最西部的大学面向民族地区投身国家建设,自己深感自豪。未来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用“身向”更要“心向”诠释,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用“选择”更要“实现”作答,把“到边疆去”的选择变成“为边疆成”的实践;用“一时”更要“一世”坚守,有形有效有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培养更多人才扎根边疆、担当作为。
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段洁文表示,全会公报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论述令自己印象深刻,深受鼓舞。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以文化“两创”为目标,立足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术传统,充分发挥儒学高等研究院“古文、古史、古哲、古籍”的核心优势,汲取古典文献的精义与智慧,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为构建中国古典学术自主知识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