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第六届国际智能地下空间大会(SUS2025)在济南举行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年11月20日

11月14日至16日,“第六届国际智能地下空间大会(SUS2025)”在济南举行。会议主题为“数智融合·低碳韧性:面向未来的地下空间新生态”。

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法国水利科学院院士、里尔大学教授伊萨姆·沙赫鲁尔,挪威工程院院士、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吕明,挪威工程院院士、挪威科技大学教授李春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长陈卫忠,中国能源学会秘书长张秀龙,华东交通大学校长徐长节,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现锋等出席会议。

李术才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山东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多学科交叉、跨领域协同和产教融合创新,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建造产业范式向数字孪生、数据驱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自主软件深度融合与转型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未来学校将与全球同仁一道,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与行业发展急需,强化有组织科研与跨学科融合,努力在智能地下空间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伊萨姆·沙赫鲁尔表示,建立由高校、产业界和公共机构组成的国际联盟,开发具有创新性与可扩展性的“智能地下空间”概念,以应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与韧性建设的新挑战,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当前智能监测、数据分析、机器人技术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案例与迅猛发展,正为我们注入前行动力。期待各方互学互鉴、加速创新,携手共建让城市更智慧、惠及所有人的地下空间。

陈卫忠表示,当前正处在一个向“地下”要空间、要资源、要安全的关键时代,科学研究必须“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期待各界同仁以更多跨学科、跨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推动智能地下空间从颠覆性的理论构想,走向可落地的工程实践,共同绘制人类向地下空间安全、绿色、智能进发的未来蓝图。

开幕式上,中国能源学会新能源装备与储能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智慧地下工程(英文)》期刊首发仪式举行。张秀龙致辞,伊萨姆·沙赫鲁尔、吕明、李春林等共同见证。

会议特邀智能地下空间领域的16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主旨报告,并设置“地下空间:智慧融合与协同开发”“深长隧道:智能建造与韧性提升”“地下工程:数字赋能与安全控制”“2025年度山东省青年科学家沙龙”四个分论坛。专家学者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交流分享。

会议期间特设成果展区,展示了山东大学在智能地下工程领域的智能装备、机器人等前沿科技成果。

陈卫忠、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院长李利平主持开幕式。本次会议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能源学会主办,山东大学、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法国里尔大学等六家单位联合承办。来自国内多所高校、有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学者及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会议。


【供稿单位:齐鲁交通学院     作者:安婕    责任编辑:林竹 曹梦璐 贾富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