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山大要闻

著名经济学家王洛林教授在山大作学术报告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1年10月16日



\
 
  [本站讯]10月16日,前来参加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活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王洛林教授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思源报告厅为山大师生作了题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发展环境”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山东大学副校长樊丽明主持。
\
王洛林教授作报告
  报告中,王洛林教授谈到,我国目前的发展环境是今年上半年召开的“两会”讨论主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来做一次与之相关的探讨颇具现实意义。接下来,王洛林教授即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他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发展环境”的思考。首先是对当今国际经济环境的介绍。王洛林教授从欧美的债务危机日益严重的现实为切入口,分析了此次债务危机与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的联系与不同。他指出,这两次危机是有关联的,但也存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危机的起因不同。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由金融界引起,之后蔓延至实体经济。而此次债务危机则是由欧美各国财政危机引起,正向金融领域扩张;第二,应对危机的方式不同。2008年时的各国政府使用较为扩张性的货币财政政策以应对危机,而此次危机各国政府则使用货币财政政策的幅度较小;第三,危机的影响范围不同。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对金融业的冲击,而此次危机则是对欧美各国政府造成直接的冲击。造成各国政府收入减少,迫使一些国家政府大幅压缩财政开支,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下降;第四,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与2008年的危机不同,此次危机对欧美各国的政治制度造成冲击,使美国民众开始质疑究竟是两党制还是多党制更利于国家的发展;最后,此次危机还暴露出了欧美一些国家存在的经济结构问题。王洛林教授提到了最近成为热门话题的美国“占领华尔街”事件,分析了德国希腊在加入欧元区后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后果。接下来,王洛林教授对中国国内的经济环境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既面临着机遇,又存在挑战。他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有利条件:第一,经济规模总量越来越大,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第二,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仍有发展空间;第三,国内市场的需求潜力较大;第四,中国政府财政状况良好;第五,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舞台上更有发言权;第六,干部和民众改革诉求和环保意识有较大提高。但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存在着通货膨胀和物价水平上涨较快,能源效率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有待提高,经济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缓慢,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较大等问题。王洛林教授还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看法提出了自己的预测。他认为,用数字表示的GPD增涨率将会下降,但实际GDP的质量将会提高,中国将会有高质量的GDP增长。王洛林教授引用了一位经济学家的话概括他此次报告的结论,“中国经济发展无近忧,但有远虑”。最后,王洛林教授说,“十二五”期间只是后危机时代的开始,他期望年轻人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把握住此次机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
 
  在互动阶段,听众们向王洛林教授请教了当今经济热点问题,王洛林教授一一作答。山大师生近三百人聆听了报告。

【供稿单位:港澳台办 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刘陆宇 图/白向忠    责任编辑:莉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