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13日,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到威海分校调研,并在山大威海国际学术中心主持召开了调研座谈会。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威海分校党委书记仝兴华,山东大学副校长、威海分校校长韩圣浩出席座谈会。
徐显明在讲话中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包括办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构建大学系统就是山东大学创新办学模式的重要举措。山东大学之所以能够率先进行大学系统的构建,就是因为有威海分校建校26年的成功发展经验。构筑山东大学系统要借鉴威海分校26年的经验,使其成为未来山东大学构筑大学系统的宝贵财富。结合与会专家们提出的分校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问题,他认为威海分校的办学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相对独立办学是威海分校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保证;第二,依托总校是威海分校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基础;第三,政府支持是推动威海分校发展的重要力量;第四,队伍建设实现了来源多样化,学缘结构更加合理;第五,凝练出“天、海、韩”三大特色,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相当影响力的优势学科;第六,与总校初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增进相互理解。
徐显明着重就“一体化”发展理念的核心概念作了深入阐述:一是统与分。“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一体发展”是处理总校与分校关系的准则,也是构筑未来山东大学系统的经验。这十六个字不能分开讲,最后实现的目标是一体发展。比如学科,最好要分开,一所大学内应尽量避免学科的重复设置,否则资源浪费和内部竞争就不可避免,只有内部的和谐团结,才能提升对外的整体竞争力。学科、专业可以有差异,教育教学质量应该统一。学校的战略布局确定以后要分区实施,学校的资源在纵向上要按学科配置,在横向上则按校区配置。二是“特”与“补”。不同校区之间最大的不同不在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在于校区各有各的特色和优势,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一体协调发展。各校区在资源和功能上实现互补,整合在一起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山东大学系统。
徐显明强调,分校是山东大学的一部分,分校的发展即山东大学的发展。一体化作为发展理念,是处理各校区关系的基本原则,在执行过程中要分步实施,遵循一个路线图。首先,办学理念要一体确立,这是一体化的起点。山东大学只有一个,在国际化战略一个框架下,发挥分校的能动性,是未来构建山东大学系统的基础。山东大学只能有一个共同的办学理念,统一的文化和价值观,如果文化冲突,大学不可能实现一体。第二,战略布局要一体设计。布局形成以后,要坚持分区发展。威海分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展历史和“天、海、韩”等特色学科,我们要充分尊重既成的历史和现状,继续坚持分校已有的优势和特色。第三,必要的基本制度要一体遵循。教育教学质量要一致,评估考核衡量标准要一致。在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科研水平、队伍建设等方面要坚持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第四,学校资源配置方面要一体设计。学科之间、校区之间允许存在差异,但资源配置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一体化发展是学校既定的战略原则,任何时候也不能动摇。一体化发展战略对分校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威海分校全体师生面向未来,进一步深入总结办学经验,努力寻求特色发展,为山东大学系统的成功构建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校长助理王剑敏,威海分校相关校领导、山东大学校办、发展规划处、教务处、国际处、研究生院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威海分校校办、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国际处等职能部门和部分教学院部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