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日记头条 > 正文

学生

“山大杯”辩论赛全程最佳辩手 杜志雄

杜志雄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5日 19:21 点击次数:

赢下五场比赛,拿下五场最佳辩手辩,捧回一个冠军和一个全程最佳辩手,这是我一个半月努力的缩影。

上学期,一个偶然的机会加入了山东大学校辩论队,也认识了新传院辩论队的学弟学妹们。这学期,接到通知后,我立马报名“山大杯”辩论赛,作为新传院大花鸡辩论队的一员,从第一场站到了最后一场。

每次走进学院,我都会看到那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对新闻人的期许,也是每一个新传学子努力前进的方向。在备赛的过程中,学院的老师们也给予我们非常多的帮助,王德胜教授曾多次来备赛现场看望我们,杨璐老师帮助我们解决备赛场所的问题,还有很多老师给予我们支持与鼓励,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学院的温暖。

辩论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一群人的齐心协力。这90天以来,我们辩论队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生命南楼212会议室,我们从互相怀疑到坚定地相信彼此,我们不断推翻又重塑,对立论、对辩题、也是对我们自己。每周至少三场模辩,每场模辩后几乎都是重新立论,但是我和我的队友们都一直坚持,或者说,是“享受”。

在决赛抽到辩题(以成败论英雄可取还是不可取)后,我们尝试过申请换辩题,被拒绝。因为我们发现这个辩题,对于我方(正方)而言,几乎不可能在常识语境下有任何讨论空间,看完所有比赛资料后也发现,几乎每一场正方都在围绕定义“做文章”,或许是“论”、或许是“英雄”、或许是“成败”,但是这不是我们辩论的初衷与理想状态。

决赛前两天,我们还在激烈讨论,一筹莫展。这时,我突然想到一位我非常喜欢的辩手曾说过“如果一个辩题在世俗理解中没有赋予你可观的空间,那你就把原本的空间砸碎,重新建一个空间。”所以,我们坚定了自己的立论,重新定义了“成功”,即使这种重新定义也可能因为不符合心证而被判输,但是即便输了,我们也是作为辩手,全力以赴,尊重对手也尊重辩论本身。

比赛当天,时间好像被拉长了一百倍,我甚至在上场前还做了一套口部操和发声训练。于我而言,这场辩论还有更深层的意义——这或许是我人生中最后一场线下的辩论赛了。我带着新传院大花鸡辩论队的队牌,和队友们在这个赛季最后一遍说出我们的口号“大小变化谓之大,花飞蝶舞谓之花,闻鸡起舞谓之鸡,保持思考保持快乐。”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我们最终取得了本场辩论赛的胜利。

因为热爱,所以一往无前。为什么我会如此痴迷于辩论,辩论的意义是什么?或许,输赢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遇见更多美好的人。从高三到研一,六年的时间,从四川打到湖南再打到山东,社交软件上一半的好友都是因为辩论而认识,他们有的和我一样还在求学,有的已经工作,有的已经成家,我们时常会在彼此关于辩论的朋友圈下点赞评论,回忆起当时一起漫无目的地聊虚无主义、存在主义,聊宇宙的物质建立和毁灭。为什么我会如此痴迷于辩论?因为,他的理性与浪漫。就像这个春天,新传院大花鸡辩论队在某个我们争吵、我们嬉笑的瞬间,已经成为了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小家。

感谢辩论本身,其实它也是一个制梦神器。借用决赛时我结辩的最后一句话:

在梦想面前,我们无能为力;

在人生面前,我们乾坤未定。



【供稿单位:新闻学院    作者:2023级硕士研究生 杜志雄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蒲帅 王亦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