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看手机中的访学相册,指尖轻轻划过一张张定格瞬间的照片,我的思绪不由地飘回到了那段难忘的新加坡之旅。
7月13日的早晨,我和三名同学同行,踏上了由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和国际事务部精心组织的“资助育人·全球视野”海外访学项目的旅程。飞机缓缓降落在樟宜机场的那一刻,我透过舷窗,心中充满了无限期待。
接下来开启的既是亲切的文化探索,又是知识的“极限挑战”。漫步在牛车水(新加坡唐人街),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中华气息——乡音、传统建筑、特色小吃,让我这个异乡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亲切与温暖。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课堂上,教授在讲解高深的AI理论时会突然蹦出几句中文俗语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庆祝中新建交35周年的重要活动——中新青年论坛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论坛开始前,校党委书记任友群来到现场与我们亲切交流。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任书记的殷殷期望,他勉励我们在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积极发挥作用。我深受鼓舞,今后我也要为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论坛开始后,中新两国青年齐聚一堂,跟随现场大屏幕播放的视频共同喊出了“双语双文化,世界无限大”的口号。任书记与新加坡方面的领导们先后登台致辞,他们希望新加坡人多学华语,通过华语这把钥匙打开中华文化宝库,联结炎黄子孙情感纽带。所见所闻皆令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小组讨论环节,我与三位新加坡同学和一位马来西亚同学共同探讨未来职业的话题。让我惊喜不已的是,他们的中文水平和对中国的了解程度高得超乎想象。我真切地感受到,无形的文化纽带让我们紧紧相连、心灵相通。小组展示环节更是激动人心。其中一组同学分别扮演美国、中国、越南等国家,围绕地缘政治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展现中新两国青年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注和思考。这让我更加坚信,国家间的交流是极其必要的;交流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资助育人·全球视野”海外访学项目于我而言,是一场及时雨,它给予的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在我心中种下了全球视野的种子。世界广阔,文化多元,个人成长与国家及世界发展紧密相连。如今,我带着满满的收获归来,定会将这份感恩化作动力,努力成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年领袖、中新两国友好事业的传承者和推动者,为绘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画卷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