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头条日记

山东省新聘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学员 蔡燕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年11月10日

今天是参加山东省新聘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培训班的第一天。走进校园,秋意正浓,银杏鎏金,大美山大,一如我此刻的心情。在熟悉的导师岗位上工作十年后,今天再次坐在课堂里。这是一次难得的契机,让我在专家引领与同行交流中,回归育人初心,探寻事业新程。

上午的开班仪式上,曹现强副校长谈到学校对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成立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并加入“中国研究生导师发展共同体”,打造和实施了一系列导师指导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他勉励我们:“新聘导师作为研究生学术生涯的‘引路人’,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深的育人情怀、更强的专业能力,回答好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我不禁回想起2015年刚带第一位研究生时的认真与谨慎,那种全心全意带好学生的干劲,正是源于最朴素的初心。十年间,我陆续指导了43名硕博研究生,包括24位国际中文教育和对外汉语专业的中国硕士、15位来自7个国家的国际学生,以及4位“国优计划”双学位硕士。支撑这一切的,正是这份“第一责任人”的担当。今天的课程,让我更加明确了教育事业的纯粹本源。

下午的讲座内容充实,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解读明确了导师的权责边界,勾勒出清晰的制度框架;“高质量学位论文质量监测服务”讲座系统阐述了如何利用评估工具助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晚上关于学生心理健康关怀的讨论,进一步指明了未来导师工作的方向。我们须将个性化的指导经验,与系统化的质量保障和深入的人文关怀相融合,构建一种更科学也更温暖的育人新模式。

第一天的培训虽已结束,思考仍在延续。作为导师,我们的教育目的,不是产出论文,而是培养一个个鲜活、完整、身心健康的人。回归初心,是要回归以德育人、师生共进的本真;再启新程,是在法规与关怀中构建科学育人的新范式。我们既要做好学生学术上的领航员,也要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和支持者。

明天还有新的课程,我期待继续汲取养分,并向更多优秀的前辈学习,走好未来的“导师”之路。


【供稿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教授 蔡燕    责任编辑:谢婷婷 程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