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朋友圈被一则反转性新闻刷屏,深圳本土作家罗尔为患白血病的爱女筹款治病的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引发了大量网友转发,网友每转发一次,P2P理财公司小铜人将向罗尔定向捐赠1元。但不过半日,事件发生反转,有网友爆料称罗尔所言失实,是营销炒作,把罗尔事件推向了风口浪尖。罗尔在一瞬间赢得朋友圈的全民之力,也在一瞬间让全民慈善寒心,一时之间舆论纷纷。
平心而论,此事与一些恶劣的网络欺诈事件有所区别,罗一笑小朋友身患白血病需要救治确为事实,但是此事的不当之处在于,当事人罗尔并未将事实告知公众,他不仅在言辞上进行了夸张地渲染,更是对公众隐瞒了其经济实力。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一个父亲救女心切而用力过猛,但也不能否认这一事件对于公众善意善举的伤害和对公众爱心的恶性消费。
有分析人士评论到:“慈善是一件专业的事,由专业机构专业人士操作的慈善,才是可持续可信赖的。” 而这也正是目前中国慈善的困境所在:官方的慈善机构比如红十字会,由于丑闻的影响而缺乏公信力;民间也缺少足够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
如何避免罗尔事件的再次发生,如何让公众的爱心和善意不被恶意地压榨,才是这一事件背后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的。在善良并不稀缺的情况下,我们现在稀缺的是让善良发挥作用的环境。当我们处在一个恶意营销,假慈善的环境中时,错误地引导和对善意地消费只会让越来越多的心怀善意、有心做慈善的人变成观望的吃瓜群众。只有营造一个规范化、专业化的慈善环境,对公众善意进行积极正确地引导,对募捐行为进行制度上的合理规范,让爱心善举的行为变的公开透明,这样才会从根本上杜绝少数人消费他人爱心的恶劣行为,避免少数人过分吸纳社会资源的弊端,才能化解公众疑虑,增强公众信任,培育健康积极的慈善文化。
经历了这样一场闹剧,希望各方都能够在反思之后去努力让慈善环境变得更好,让慷慨的善意不再经受恶意地榨取,也衷心地希望事件主人公罗一笑小朋友能够尽快康复,健康成长。
【供稿单位: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高艺倩 责任编辑:筱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