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12月3日,山东大学法学院主办上合组织法治研究中心成立暨首届上合组织法治高端论坛,论坛采用线上方式,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聚“云”端。

本次论坛的开幕式由山东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于向明主持。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青岛校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邢占军在致辞中表示,山东大学法学院上合组织法治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推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法治建设的有益探索,是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全面依法治国研究院教授黄进在致辞中认为,山东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上合组织法治研究中心,并且举行首届上合组织法治论坛,体现了山东大学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回应。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周长军回顾了学院近年来在国际法学、国别法学、涉外法学研究领域所作的努力与贡献。
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肖永平介绍了《缔结条约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与突出亮点,并对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作前瞻性分析。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韩秀丽解读了上合组织的国际法意涵。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李春明主持专题报告环节。
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郑智航主持第一环节的研讨。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孔庆江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制度建设可为上合组织自贸区的谈判提供推动力,上合组织自贸区亦可成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制度建设的重要平台。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泽伟指明未来应重点研究的上合组织国际法问题。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忠法梳理并分析了上合组织法律文件中的技术合作条文,并提出完善建议。中国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研究员肖斌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对上合组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上合组织构建多边合作机制路径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廖诗评介绍了《反外国制裁法》的实施实践、实施特点和完善建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锐介绍了上合组织跨国能源的合作进展、未来发展重点和机制建设需求三个方面的内容。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向力提出了以国家聚焦和国家偏好为切入点的分析框架。
山东大学法学院研究员付本超主持第二环节的研讨。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龚柏华认为上合经贸示范区既要走产业发展的特色道路,又要借鉴先进自贸试验区的经验,以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欧福永讲解了印度反补贴法的具体内容,分析了出现反补贴案件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具体对策。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胡建国介绍了美国芯片法案和美国电动车补贴条款。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朝恩归纳了上合组织体育合作的特点,并从民间体育、国际体育和国家与组织三个角度分析上合组织体育法的场域。山东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高乐鑫解读了上合示范区“负面清单制”赋权模式的立法背景、制度构造和适用路径,并同外商投资法的负面清单作对比。厦门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博士研究生ALEKSEEVA IULIIA阐释了上合组织的三个主要目标。山东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硕士研究生牛志屹介绍了印度谈判、签署和终止BIT的实践。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黄世席在总结发言认为,本次论坛为上合组织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拓宽了新视野,为扎实推进上合组织法治研究的进程,为落实山东大学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区域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冯俊伟主持该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