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举办“万物共生”论坛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年07月29日

[本站讯]7月26日至27日,“万物共生”论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办。本次论坛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上海教育出版社协办,得到上海市静安真爱梦想教育进修学院、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梦想成真公益基金会“教师享读会”、《中国教育报》“给老师的读书会”等多家单位的支持,汇聚各界力量探讨生态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融合之道。

开幕式上,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梅强在致辞中介绍了哲社学院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教学方面开展的积极探索,期待本次论坛通过多形式交流,推动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理念融入教育实践,培育兼具生态伦理与责任担当的新时代人才。7月26日上午的主论坛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顾璇主持。

在主题演讲环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树华以“从园艺疗法到自然疗愈”为题,阐释了自然是人类的本质属性,提出通过园艺疗法与园林康养破解城市人群与自然生态疏离的问题,鼓励人们回归自然;齐鲁书社首席编辑一苇聚焦“造字时代的人与动物”,以“龙”字的起源和演变为例,解码汉字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智慧;美国丹佛大学教授赛娜·贝克索从人与自然生态相互依存的关系切入,指出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的局限,分析生态系统功能和动物感知能力及其对教育的启示;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常生龙剖析了教育“去自然化”“去情境化”的困境,提出应该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构建从课堂到自然的探索和变革。

26日下午和27日上午,四场平行工作坊在知新楼开展。成都共享自然环境教育中心创办人冯睿曦详细讲解了环境教育课程研发的过程和方法,并带领参与者体验“城市飞鸟”课程。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张红静以“爱与尊重——多样的儿童,缤纷的世界”为主题,采用表达性艺术心理疗愈的方法探索儿童情感培育路径。山东女子学院王博联合美国狮鹫出版社创办人和出版人,与参与者共同探讨如何以绘本为媒介来传达人与动物的联结;山东大学哲社学院社会工作系顾璇联合上海教育出版社美文工作室负责人刘美文、编辑王璇,深入研讨“仁爱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路径”,形成多维度研究和实践智慧碰撞。

27日上午,还举办了“跨学科动物研究和仁爱教育”主题书展,集中展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林业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单位的精选书籍和绘本,为参会者提供沉浸式阅读交流平台,吸引众多师生驻足阅读。

本次论坛通过主旨报告、工作坊研讨、书籍展览等多元形式,实现了哲学、教育学、生态学、考古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多学科对话,为生态文明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提供了跨领域的视角和启迪,从教育视角助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顾璇    责任编辑:蒋晓涵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