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由中国天文学会、天文科普工作协作组指导,中国天文学会太阳和日球专业委员会、恒星专业委员会、山东天文学会主办,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山东大学承办的2025年第十六届张衡学术研讨会/太阳-恒星物理联合研讨会暨纪念中国手绘太阳黑子100周年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与青年学生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举。

本次会议聚焦太阳与恒星物理,主要议题包括太阳与恒星结构和演化、太阳与恒星磁周期磁活动及能量释放机制、恒星-行星系统相互作用与宜居性、恒星形成、致密天体、银河系结构与演化、多波段观测技术、手绘太阳黑子历史回顾等。会议旨在共同探讨太阳与恒星物理及银河系领域科学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并进一步促进太阳和恒星领域研究的交流互动与融合创新,同时纪念中国手绘太阳黑子100周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汪景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韩占文作科普报告。开幕式上 ,韩占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天文科学处处长何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研究员赵长印,山东天文学会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陈耀,青岛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红英致辞。中国天文学会恒星专业委员会主任陈雪飞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带来了17场大会报告。汪景琇、韩占文为与会学者、青年学生及青岛市市民和青少年作题为“太阳与人类的家园”和“恒星的低语:揭开宇宙的秘密”的科普报告。会议期间还开展了110余场太阳、恒星分会场报告。部分参会者探访了青岛观象台,现场瞻仰了高平子先生百年前的手绘太阳黑子图,并通过望远镜亲手描绘黑子,以此向老一辈科学家缅怀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