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四项最新研究成果被国际安全顶会CCS接收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年08月28日

[本站讯]近日,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四项最新成果被网络安全领域国际顶会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ACM CCS 2025)接收。

成果一:

Co-Prime: A Co-design Framework for Privacy Preserving Machine Learning on FPGA

第一作者为博士生许硕,通讯作者为张伟副研究员,蚂蚁集团徐基明研究员及鞠雷教授参与了研究工作。本文提出基于FPGA的隐私保护机器学习软硬件协同设计框架Co-Prime,通过协议-硬件联合优化突破传统3PC秘密共享的通信瓶颈,为推动高性能隐私计算落地应用提供了新方案。

undefined

图1. Co-Prime 的混合协议设计

成果二

DCMI: A Differential Calibration Membership Inference Attack Against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第一作者为硕士生高欣宇,通讯作者为郭山清教授和李政教授,博士生孟祥涛也做出了贡献。本文提出了差分校正成员推理攻击(DCMI)方法,消除了非成员检索文档的干扰,相比传统方法优势显著。

undefined

图2. DCMI方法整体架构

成果三:

Multi-Party Private Set Operations from Predicative Zero-Sharing

第一作者为博士生董明朗,通讯作者为陈宇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张聪(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为第三作者。硕士生白玉洁与曹杨共同完成了该论文的实验部分。本文首次构建了强安全、高功能、高性能的多方隐私集合运算(MPSO)统一构造框架,突破了现有协议瓶颈。

undefined

图3. 支持任意复合集合运算的MPSO统一构造框架

成果四:

Threshold ECDSA in Two Rounds

第一作者为硕士生吕英杰,通讯作者为李增鹏副教授,博士生邓旭东、弗吉尼亚联邦大学Hong-Sheng Zhou副教授参与了研究。本文将门限ECDSA算法构造中的两轮次“隐私乘法”改进为一轮;并设计了对预签名结果进行重随机化的新机制,实现了更佳的可证明安全和轮次约简。

undefined

图4. DSA协议衍变门限DSA签名示例

ACM CCS与IEEE S&P、USENIX Security、NDSS并称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四大国际顶级学术会议,被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列为A类会议,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均具有重要影响。过去十年间,ACM CCS的平均录用率约为18%。今年以来,网安学院已经有5篇论文被ACM CCS 2025会议录用。


【供稿单位: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作者: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责任编辑:张穆楠 冯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