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整形美容科主任赵海光教授团队在Materials Today Bio(中科院1区Top期刊,IF:10.2)上发表题为“Nanofibrous dressings incorporating a synergistic antibacterial-anti-inflammatory effect for infected wound healing”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报道了一种新型纳米纤维敷料(PLys@TA@PLCL)通过整合电纺纳米纤维的物理屏障特性、生物大分子聚赖氨酸(PLys)的抗菌活性以及天然大分子单宁酸(TA)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实现抗菌-抗炎的协同效应。

图1:用于伤口愈合的工程化PLys@TA@PLCL示意图。

图2:PLys@TA@PLCL的表征。
该敷料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调节巨噬细胞向抗炎M2型极化,减少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并加速细胞外基质沉积与重塑。动物实验证实其能有效降低细菌负荷、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糖尿病和感染创面的快速愈合,同时增强胶原合成与皮肤附属器再生。通过仿生贻贝粘附机制将TA与PLys分级修饰于纳米纤维表面,首次实现抗菌、抗炎、促修复的多功能协同,突破了传统敷料单一功能的局限,为开发针对性治疗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研究为慢性创面治疗提供了兼具物理屏蔽与生物活性的多功能敷料设计新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潜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为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
赵海光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创面修复与病理性瘢痕的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作为专家组成员制定中国瘢痕疙瘩临床治疗推荐指南、瘢痕早期治疗全国专家共识等。近年来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中科院医工所、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取得一系列成果,获授权国家专利10余项。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山东省自然联合基金等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