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人民日报》刊发儒学院马来平教授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07月19日 17:27 点击次数:

  [本站讯]7月18日,《人民日报》理论版(第7版)刊发了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马来平教授的文章《儒学与科学(学术随笔)》。
  文章针对长期以来一些人存在的儒学排斥科学、阻碍科学,与科学和现代化势同水火的观点,予以辨析。文章提出,对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可从三方面认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关系;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再进一步而言,则可以提炼为善和真的关系。儒学和科学的旨趣,都涵盖了真、善、美三个领域,只是儒学是一种追求以仁为核心的善的哲学,而在科学的价值取向中,求真是基础性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儒学与科学不是互斥的,而是相容、互促的。
  儒学所求之善以科学之真为前提之一。在求善的问题上,儒学也强调从求真的角度对什么是善、为什么要求善以及求善的方式方法有准确深入的认知。儒家历来强调以德摄知,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尊德性,同时认为必须道问学,把知作为得仁的手段,视利仁为知的目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
  儒学把明道德之善作为知的基本方向,但并没有否定和忽视对自然万物的认知,而是把对自然万物之知主要限定在德性之知的范围内,视知为实现善的手段。在儒学看来,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正因如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譬如,敬授民时,需要天文历法;“安民富而教之”,需要农学等等。所以,儒学并非与求真绝缘,也绝不反科学。
  儒学所求之善可以为科学之求真提供导向和规范。求真有端正目的、提高效率的问题,二者均需要善的导向和规范。现代科学家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支撑。尽管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但可用的思想资源还是不少的,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敬事而信的作风以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等。科学的求真要提高效率,也离不开善的规范。为提高研究效率,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些关系,适当吸收儒家伦理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伦理基础。例如 ,“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不作伪;“信”能够引导科学家坚守诺言,保持信誉;“恕”能够引导科学家推己及人,团结同事等等。
链 接: http://sd.people.com.cn/n/2014/0718/c166194-21705717.html

【供稿单位:儒学高等研究院    作者:王静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董尚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