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健康中国战略正向着纵深稳步推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与校医院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健康是现代化重要指标”这一深刻理念,积极响应国家“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的部署要求,以党建为引领,开拓创新,搭建起“院校深度交流平台”。自今年4月以来,齐鲁医院专家团队深入校医院千佛山院区基层一线,将“健康中国战略”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度融合,通过专家坐诊、骨干轮值、技术共享、管理联动“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为十万山大师生建立起“预防-监测-干预-康复”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这一成功实践成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标杆实践。不仅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具象为可感可知的医疗服务升级,更以“小切口”诠释了公立医院服务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大担当”。
高位谋划:医院党委统筹构建长效下沉机制
精准锚定需求。齐鲁医院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的要求,医院党委将资源下沉列为重点工程。
学科联动发力。齐鲁医院精心选派老年医学科、妇产科、针灸推拿科、中医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骨科等优势学科的骨干医生及护士长储备人选逾50人,其中老年医学科医生80%为高级职称,组建“技术+管理”双支撑团队。
制度保障落地:为确保资源下沉持续发挥实效,医院建立常态化轮值、成效评估机制,从制度层面保障下沉工作的稳定推进。
靶向破题:聚焦全周期健康服务升级
扎根一线优服务。下沉的医护人员深入了解师生需求,构建起全面覆盖师生的“预防-监测-干预-康复”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为十万师生健康提供全方位守护。
专业攻坚提质量。针对老年护理存在的短板,如留置胃管、留置尿管的规范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居家护理等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实操演示等方式强化技能,显著提升了校医院团队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靠前服务暖人心。从为山东大学长期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提供健康保障,到关注学子常见病防治,构建起精准化服务体系。齐鲁医院专家在坐诊期间,认真严谨地为每一位患者分析病因、诊断解答,并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让师生享受到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感受到温暖关怀。
协同增效:“四位一体”打造可感健康生态
齐鲁医院与校医院创新探索的“专家坐诊-骨干下沉-技术共享-管理联动”四位一体模式,打破了传统医疗协作的限制,通过机制再造、资源融通、数字赋能三重变革,将优质医疗资源转化为师生触手可及的健康获得感。
机制创新深化协作。打破“一次性义诊”局限,建立长效化运行机制。专家坐诊实行“三定”机制,即定时:每周工作日半日门诊;定人:固定一批资深临床骨干、专家轮值;定专业:按师生疾病谱设立专业诊区,确保医疗服务的稳定性和专业性。
健康获得感持续提升。空间可及性:校医院规划增设日间病房,优化服务场所,方便师生进行静脉输液、雾化吸入等治疗。时效性改善:通过优化就诊流程,有效缩短就诊等待时间。专业信任度:师生首选校医院就医的比例显著提高,单日就诊量翻倍,健康获得感持续攀升。
初心践行:书写护佑人民健康的时代答卷
精神引领践使命。下沉的医护骨干始终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全面践行“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齐鲁医学精神,以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党建铸魂强根基。紧密依托齐鲁医学资源,在扎根基层中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致力于实现医疗服务“零距离、零投诉”,以党建为引领,夯实医疗服务根基。
价值升华显担当。秉持“脚踏实地干事业,一点一滴创满意”的工作作风,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全力为山大师生筑牢健康屏障,在健康守护的征程中实现自身奋斗价值,彰显医者担当。
齐鲁医院与校医院紧抓“服务优化”与“资源下沉”双主线,通过党建联学共建筑牢师生健康网,实现医疗质量持续提升。这一“可持续、可复制、有温度”的“健康山大”模式,为“十四五”全民健康覆盖目标贡献高校方案——以院校之合力筑牢师生健康屏障,以资源之流动诠释“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