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育人水平,关键看教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才能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构筑育人大格局。日前,山东大学召开了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专题会议,明确了部署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工作的要求。现选取刊发部分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课程思政工作经验做法,期望广大教师从中获得启发借鉴,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意识,增强课程育人实效。
挖掘思政要素,丰富“文史”底蕴
说起心理学,大家并不陌生,心理学的研究涉及认知、情绪、思维、行为习惯、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但是文化消费心理学研究这一概念,却让人有些“望而却步”。新时期以来,依托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传统,历史学院不仅进一步强化优势学科,也在文化产业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等新兴交叉学科上进行积极探索。
《文化消费心理研究》是综合运用普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社会统计学、文化学、传播学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人们的文化消费心理以及文化消费现象等问题,集理论性、思想性、实践性、应用性于一体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课程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为切入点,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文化消费心理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还着重培养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让学生能够掌握消费者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特征,掌握与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及文化市场相关各种文化产业类型发展趋势与特点,能够对文化消费现象、热点、前沿问题以及其所涉及的各种文化消费心理的典型案例做出有效调研与分析。同时,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力,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文化消费理念,具备较强的分析批判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强化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加强学习过程管理,提高过程考核比例。《文化消费心理研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智慧教室为依托,通过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虚拟仿真等方式,构建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通过改进考试、考核方式方法,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等,形成学习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课程还主要在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课堂作业、课堂讨论、课外调研报告、小论文、笔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激励学生主动学、刻苦学、科学学。
以点带面,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课程因课、因时、因人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把德智体美劳、国家安全意识、生态文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评价,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提高求知欲望和学习效率,形成由点及面、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挖掘思政要素,主动社会担当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学生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能力为目标。《文化消费心理研究》的课程建设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社会学、人类学、符号学等视野出发,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梳理文化消费的发展、研究观点和理论,从而使学生深入认识文化消费及其消费心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和释放,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要求从“量”转向“质”,这给文化消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文化消费,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心。如何认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心理,准确把握消费心理规律,对繁荣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思政教育资源挖掘中,《文化消费心理研究》将我国文化消费发展的现实案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与本质,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之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文化消费心理研究》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既是历史文化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中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还获得了2019年“山东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一等奖”。文化产业管理学系韩若冰副教授作为青年教师代表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课程思政建设分享与讨论,获得了“山东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