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开展“如何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高中国国际形象”导学思政下午茶活动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8日 09:58 点击次数:

[本站讯]为落实落细广大导师立德树人,建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纵深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外国语学院于10月31日举行2022新生入学教育导学思政下午茶活动。本次活动以“如何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高中国国际形象”为主题,邀请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马文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刘洪东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林杰教授以及研究生辅导员李雪倩担任活动四位嘉宾。

三位导师从宏观与微观入手,与同学们深入探讨了国家层面、外语学科层面以及研究自身层面推动国家话语体系建设的努力以及可采取的行动,敦促同学们以国家战略为导向进行学术研究,展现外语人的使命与担当。

刘洪东带领同学们学习并探讨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并强调研究生同学要注重实践党的二十大精神。他表示,国家高度重视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外语人要充分发挥外语优势,从翻译实践入手参与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让世界看见中国、理解中国。研究生同学要将科研与话语体系构建相结合,从微观入手将研究落到实处,如研究国际语言机构、外媒对中国的报道等,推动国际传播。

牛林杰认为,中国国力的强盛以及国际的关注是当前亟需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关键原因之一。而国外敌对势力阻挠中国发声以及中国缺少对外发声的专业人才影响了话语体系的构建,解决当前困境的举措之一便是推动非通用语的发展,实现精准传播即一国一策。他提到,外语学习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当前国际形势以及中国逐渐走进世界舞台为外语人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外语人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高中国国际形象方面大有可为。

马文回答了研究生阶段如何做国际传播相关研究的问题。他表示,研究首先要紧扣中国国家战略,从学术角度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其次,当今时代发展对外语研究提出了新要求,研究要从文明互鉴角度探析国与国之间的共性与差异,除文化、文明外,还要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增进国际互解;研究要以民生为导向,服务于中国社会的发展。

师生互动环节中,现场同学踊跃发言。同学们结合自身学习实践与科研研究,提出一系列有关“如何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高中国国际形象”的疑问与思考,向各位导师求教,双方进行共同探讨。

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张新苑主持活动,来自学院各专业的20名研究生代表参加活动。


【供稿单位:外语学院    作者:张新苑 齐冬梅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匡丽君 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