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8日至12日,唐仲英基金会2025年暑期山东大学“喻德于艺”赋能课程顺利举行,来自全国12个地区的60位学员参加此次研修。

课程期间,多位校内专家作分享:国际教育学院教授王彦伟主讲《从创意到成果:教育项目策划与管理》,仲英青年学者、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教授张井志解读《热量的奇妙旅行》,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兵则以《现代文学经典常谈》为主题展开分享。学员们在基地教师团队的带领下,深入体验了“中华文化全景感知”“草木之间清风西江——中国茶文化”“花中意象——中式插花”“紫铜铸胎金丝婉转——掐丝珐琅技术”“花意琴韵茶烟梧月——新中式雅生活”等特色课程。同时,大家还走进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博物馆,以及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美术馆,近距离感受高校人文与科研的雄厚实力,以及齐鲁文化深厚底蕴。

本次学习成果汇报采用WORKSHOP小组展示形式,学员们以丰富多元的演绎传递收获与感悟。大家先后呈现了《喻德于艺·山大行》《吴地星火》《赤子丹心耀寰宇,唐公精神永流芳》等饱含深情的朗诵,也带来了经典歌曲《成都》的传唱与改编作品《茉莉花之德艺花》的演唱。在各小组的分享中,地域风情与传统文化碰撞出灵动的创意,现代文明的节奏与传统元素的肌理编织出独特的图景。
7月12日下午,结业仪式在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举行。唐仲英基金会项目执行吴丹芸对山东大学表示谢意,对学员们的学习成效和态度表示肯定,期待未来与山东大学进一步深化合作,依托双方优势,共同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山东大学服务山东办公室副主任、合作发展部副部长、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常世旺,吴丹芸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山东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袁凯主持仪式。

随后,学员代表、重庆南川区书院中学副校长卓玉分享了自己深耕教育一线十八载的感悟,他深情追忆唐仲英先生,认为公益爱心与教育事业相辅相成,同时呼吁更多人加入这份温暖的事业,让善意滋养更多心灵。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社员、2024年唐仲英德育奖学金获得者李星洁作为志愿者代表发言,感谢了唐仲英基金会和山东大学给予此次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也表达了践行公益精神的决心。
山东大学教育基金会与唐仲英基金会深度联动,依托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的专业支撑,共同开发了为期5天的特色课程体系。课程以活化传统文化智慧基因、创新提炼其中德育内核为核心任务,不仅设置了3场跨专业专题讲座,还设计了多场沉浸式文化体验工坊,并配套安排了兼具学术深度与人文温度的实验室与博物馆参观,形成了立体多元的学习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