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7月18日至31日,“倍半硅氧烷化学的创新与未来”国际会议暨暑期学校在山东大学顺利举办。
开班仪式上,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侯兴合、副院长张进涛、教授刘鸿志,国际事务部副部长布乃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学院国际交流专员孔雪静主持。
张进涛表示,化学化工领域的科技创新在当前对推动现代科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希望本次论坛能为各位学者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以及促进交叉与产业合作方面,搭建一个分享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和新方法的交流平台,催生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刘鸿志表示,倍半硅氧烷作为新兴交叉学科,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发展态势,在多个战略领域展现出革命性的应用潜力。期待与会学者通过深入交流,推动倍半硅氧烷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建设,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布乃鹏表示,山东大学作为倍半硅氧烷研究的国际重镇和该领域国际会议的策源地,将持续推动国际化背景下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实践,搭建“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学校与海内外研究机构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本次会议重点聚焦“分子水平的结构设计与精准合成”“多功能先进材料的创新开发”“规模化工业应用的关键技术突破”“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四大前沿方向,设置了23场权威专家报告和34场青年学者报告,系统呈现了倍半硅氧烷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围绕“结构精准可控的倍半硅氧烷合成”“智能响应材料开发”“新型功能材料设计”“环境与能源应用”四个重点方向,日本群马大学Masafumi Unno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Shimojima教授、日本京都大学Tanaka教授、日本广岛大学Ohshita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Laine教授、美国鲍灵格林州立大学Furgal教授、法国国家科学中心Michel Wong Chi Man 教授、波兰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Przekop教授等分别作了关于倍半硅氧烷化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报告,中外青年学子也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会议还设置了人工智能与倍半硅氧烷化学发展的专题讨论,深入探讨了新技术背景下该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活动期间,中外青年通过为期两周丰富多元的暑期学校活动深入交流互动,共同参与了工业园区见习、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大型仪器操作培训、专题工作坊实践以及山东省博物馆参观等活动。

本次会议以“前沿突破——倍半硅氧烷的多维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海内外50余家高校和企业的120余名代表参会,其中包括来自美国、法国、日本、波兰、韩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泰国等10余个国家的50余名国际代表。本次活动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双立项支持,并正式纳入2025年第15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教育无国界”教育周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