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院新闻

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立足专业走出国门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1年08月26日


    [本站讯]自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正式启动以来,法学院社会实践活动进展顺利。在学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今年全院共成立社会实践立项团队23支,其中“调研山东”团队2支,校级团队6支,院级团队15支,并有多支自筹经费团队。活动涉及专题调研、社会调查、法律援助、文化传播、支农支教、政策宣讲等多个主题,实践地点遍及山东、天津、江苏、广州等省市,并走出国门,利用暑期夏令营的时间在牛津等国外名校进行调研,吸引了全院学子的积极参与,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探究国际发展 兴我百年山大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投身民族复兴伟业”。在山东大学建校110周年华诞之际,法学院“环球萍踪”实践团队的11名队员积极响应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利用暑期海外交流的宝贵机会,分别赴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认真学习国外先进大学的校园文化、国际化教育模式与发展现状,并积极与海外知名教授进行深入交流,汲取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结合山东大学的发展实际,探讨如何实现“教育国际化”这一战略目标。同时,团队成员利用暑期交流这一平台,积极通过展板、宣传彩页、举办交流会等方式,向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老师、同学介绍山东大学的历史、发展与未来,从多个角度展现山大的独特文化与魅力,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山大的学校发展、对外交流贡献一份力量。
    

学以致用 与法同行


    法学教育深刻的职业背景决定了其始终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特点,学生只有在法律实践中才能深刻体会法律的内涵。在学院的引导下,法学院学子围绕“学术实践”这一主题,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主动融入社会,在实践中发现法学、理解法理、运用法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法学院“法理情”转型期农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专题调研团的队员们深入基层,对近年来农民诉讼情况的趋势变化、案件处理以及非诉渠道解决纠纷的方法进行了深入了解,在权威与公正、实用与效能之间探讨农村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物法吾天”团队则围绕业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实现问题,针对今年新颁布的《物权法》中规定的小区物业问题进行实践探究,其先后走访了济南多个生活小区,详细调查了今年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发展以及物业公司的管理模式等情况,对《物权法》在近几年实施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汇恩行动”社区矫正调研团队的队员们以全国实行社区矫正的首批试点城市济南、天津为调研地,就最新出台的修法修正案(八)中所规定的社区矫正制度的现行状况、革新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其取得的珍贵案例及相关文献资料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可行参考。而“禽何以堪”团队、“零度第一线”团队等实践团队,则分别从动物权利保障立法、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等问题入手,以实践行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行促学。
    

把握时代脉搏 承担社会责任


    在开展“学术实践”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法学院积极引导学子关注社会时事热点,深入基层,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充实社会实践内容,使学生勇于承担起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亲身体验社会发展的动态轨迹。
    “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又一个战略机遇期的到来。法学院“腾飞半岛 情系日照”调研团队通过走访日照各大型旅行社和重点景区,深入调查日照“打出海洋文化品牌,发展品牌经济”的战略实施,分析利弊,对日照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公司加农户”发展模式专题调研团以烟台张裕公司、肥城汇源公司为调研对象,通过采访公司负责人、走访农户等方式,深入一线,探究新时期农户与公司的利益平衡以及合作发展新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三农”问题也是“十二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法学院“一一行动”实践团队用十几天的时间奔赴赣榆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掌握各级卫生机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中的具体做法,就赣榆县突出全国的“滚动式”支付方式作了实地深入研究。“暖映夕阳”团队以农村养老为主题,深入章丘市、济阳县的服务试点村、养老院、社区等地,探讨社区养老方式的现实发展与可推行性。“法行天下”团队于七月末分别前往山东临沂、寿光、荣成、和青岛诸市,以相关的银行机构进行同类对比,分析相关的农民贷款难问题,积极探索村镇银行未来的发展改革之路。此外,“党旗的光芒”、“雨之歌”、“麦田守望者”等实践团队,则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召开交流座谈会、开展夏令营、举办法律讲堂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不断加强自身锻炼,努力提升法科学子的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是山东大学“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一环,法学院师生始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将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相结合,以法学专业为立足点,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奉献社会、回报社会,让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奉献中提升专业素养,实现自身价值。                                     |   |   | 
  |   |    
]


【供稿单位:法学院     作者:贾凡 尹上    责任编辑:延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