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文院学统,薪火相承。5月6日,文学院第二期青年学者沙龙在文史楼二楼会议室举行。著名美学家、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周来祥与学院近20位青年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座谈交流。文学院院长郑春、党委书记张桂珍、教授杨端志等出席沙龙。
郑春代表文学院感谢周来祥对青年教师的关爱和对学院工作的支持。他说,百年文院,生机勃勃,最重要的是因为学院拥有一批名扬海内外的名师大家,是因为学院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的优良学术传统,是因为一代代前辈学者对青年教师的爱护提携和“传、帮、带”。他鼓励各位青年学者要珍惜传统,热爱前辈,充分利用文学院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机会向老先生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
座谈从对“和谐美学”的基本看法谈起。周来祥认为,当前西方世界陷入二元对立、好走极端的怪圈,和谐文化、和谐哲学等和谐观念将是拯救这个问题的最终方法。在谈及如何创建和发展学术理论时,周来祥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一个人一定要“有所师从”,即在入门阶段一定要认真学习一种理论或一家学说,直到把它弄得明白透彻,然后再做到博采众长,对照他人的观点,不断反思和丰富,直至提出自己的理论。交流中,当被问到如何看待自己被授予“终生教授”这一荣誉时,周来祥说,建立终身教授制度,能够促进山大与国际接轨,造就更高层次的人才。自己能获此殊荣,首先感到的是一种强烈的荣誉感,同时更有深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表示,自己要对学校建设“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的目标以及学院学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要用一生的时间为之奋斗。学院青年学者们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与美学大师面对面,一起探讨了怎样系统梳理百年文院的学术传统、怎样评价悲剧《窦娥冤》、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和谐与不和谐等问题。张桂珍、杨端志就共同感兴趣的一些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据悉,沙龙还将择机陆续邀请文学院其他两位终身教授与青年学者进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