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道之四
发布日期:2005年07月09日 15:41 点击次数:
[本站讯]7月7号,我们GUESS探访队对中溪村的几个私营企业家进行了采访,从对他们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了很多企业发展的历程和理念。
中溪村在70年代有一个校办企业,而这个校办企业可以不缴税只给学校交一些管理费,所以中溪村的一批村民借这着个校办企业的东风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现在村里的企业家大都是那个企业的技术员、采购员、业务员等。
身在农村,他们的亲戚朋友大都比较团结,所以他们融资创办了最早的一批企业。当初他们都是从一些科技杂志或报纸上自己学习技术,他们这批最早的企业家就是这样边学习边提高自己的技术。
他们这批企业召的工人都是本村的村民,从而带动村民们共同富裕。而这批村民中也有一部分人很有才,也是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他们是又一批的创业家。那批企业都是小规模企业,都是化工方面的企业,但他们走的是先污染后补偿的道路。因为他们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工人有一定的伤害,所以当他们的效益好时他们会给工人们一定的补偿,由于废弃物较少,所以对环境还没有很大的伤害。
做生意的有这么一句话:人有我优、人优我多、人多我精、人精我变。但是由于他们的规模比较小,所以他们对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换都是处于比较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当一种新技术出来时,大部分不敢立马就用,而是当一批企业用过说好后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技术和设备上的革新。
对这批农村企业来说,信誉也是很重要要的。他们在刚进入一个行业时,在前几次生意会亲身带钱去领货,当他们几次领货对货主信任后,就直接打钱过去等着发货就行了。而当有一些企业家不守信用时,或许前几次还能赚些钱,但他们的企业很快就会倒闭,这是现在中溪村企业家的共识:长远发展最重要。
当初南京的扬子等大型化工企业强强联合组建了世界大型化工企业,其实中溪村的一大批小型的化工企业也应该组建联合集团公司,这样既能互相帮助又能一致对外。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农村企业家,还留有小农意识,很在乎自己的那份其实并不大的利益,所以至今还没有出现他们的统一集团,而之间更多的还是相互竞争。他们中只有少数部分意识到了“统一集团”的利处。
作为第一批富起来的人,他们平时也帮助村里相对较穷的人,使得中溪村的整体生活较为富足,这就是慢慢发展起来的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吧!
而现在当地政府部门对私立企业的不定时加税对这批规模较小的企业构成了不小的负担,期望当地政府部门能把眼光放得远一些,给私立企业充分的发展机会,这样才能带动广大人民共同富裕起来。也希望企业主们能及早认识到统一集团,减少小范围内竞争压力,提高整体竞争力与外界同类企业抗衡的优势,把农村企业带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而不仅仅是富足的小农经济,这才是发展的圆满走向!]
【供稿单位:陈汝超 作者:能源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