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之六
发布日期:2005年07月07日 14:56 点击次数:
[本站讯]7月5日下午,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威海分队抵达威海市明星镇之一的石岛镇,开展调研活动。
石岛位于山东胶东半岛东南端,濒临黄海,因“背山靠海,遍地皆石”而得名。目前石岛已发展为荣成第一强镇,拥有国家级一类开放港口--石岛港和北方最大的渔港--石岛渔港。
实践队一行对石岛经济展开了细致的调研考察,参观了号称亚洲第一的鱼市,并抵达石岛新港码头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和当地负责人的介绍,队员们找到了石岛经济迅速腾飞的原因——“靠海吃海,以渔兴岛”。
石岛本是个渔村,村民们世世代代以捕渔为生。海上作业危险很大,一次海难就会给一个家庭带来灭顶之灾。改革开放以后,当地利用大好形势,紧紧围绕“渔”字做文章,建造了大型渔船,增加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并且大大提高了渔民的收入,平均每户每年的捕渔收入能达到一百多万元;以捕渔业为契机大力发展造船业,造船能力日益提高,并且始终保持着百分之十的高利润率。今年一年的订单额就有上亿元,目前订单已至08年。另外,以港为基,在拥有最大渔港的基础上,兴建了石岛新港,港区面积12万平方米,码头全长1550米,可停泊1000~30000吨级的客货轮,港池平均水深-9~-12米,拥有10000~30000吨级的泊位3个,大型门机吊7台,年吞吐能力200万吨。港口的配套设施齐全,拥有多功能码头,可提供一体化全方位服务。港口的建设又繁荣了对外经贸的发展,2004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0.8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6.8亿元,外贸出口总值1.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5%、12%和8%。
此外,石岛人民还注意加强与韩国人民的文化交流。93年韩国总统金泳三亲笔书写的“张保皋纪念塔”的落成,成为中、日、韩三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经过详细的考察总结,队员们对石岛镇“以渔兴岛”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增强了对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美好前景的信心。]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