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校园动态

以青春之力传文化薪火,山大管院实践团队多维激活文化根脉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年08月21日

[本站讯]管理学院将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暑期组织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各实践团队守牢安全底线、扎根一线沃土,在生动实践中感悟时代脉搏、践行青春担当,以实干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场馆解码文脉,激活历史记忆。从非遗技艺的传承密码到红色遗址的精神印记,山大学子在各类场馆中深挖文化内涵。泉忆红色足迹团队走进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机关旧址、津浦铁路老站房遗址等“非典型”红色据点,通过“档案修复”“时空叠影”等沉浸式体验,解码济南红色暗码;“寻迹红色齐鲁”团队踏访胶东甲午海战纪念地、赵疃村地雷战遗址,在历史现场重温革命故事;觅渡者队奔赴淮安、上海、遵义等地,在周恩来纪念馆、刘长胜故居等场馆中,感悟公仆精神与隐蔽战线的忠诚无畏;砀山博物馆内,实践队员细察汉阳造步枪、泛黄地图等革命文物,让沉睡的历史“开口说话”。这些实践让文化从展品变为可触摸的记忆,从文字化为可感知的力量。

社区传承扎根,宣讲融入日常。高校资源下沉社区让文化传承落地生根。青禾逐光实践队将梳理的非遗技艺转化为“安全化、简易化、趣味化”课程,在济南6大社区开展扎染体验、绒花制作等活动,130余人次参与其中,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青鸟衔枝”宣讲团创新形式,在济南社区开设“银龄健康微课”,教老人制作艾草锤传承中医药非遗,以“网球模拟长征路”带孩童感悟红色精神,60余人次在互动中感受文化温度。从非遗技艺的手把手教学到红色故事的生活化讲述,山大学子用创新方式打破文化传播壁垒,让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在社区烟火中自然流淌。

支教课堂拓界,文化浸润童心。支教路上,文化传承以更鲜活的姿态滋养童心。威爱童行支教队在威海崮山镇开设36课时兴趣课,带领学生走进镇史馆,结合胶东抗日根据地文物讲述奋斗史,填补乡村“劳育美育德育”空白;菏韵青芒队在菏泽小荷学堂开设“红船精神”党史课,通过黑白照片与互动问答,将爱国种子播撒在孩子心间,同时融入生活技能教学,让文化传承与成长赋能相结合;宁夏同心县的课堂上,支教队员以情景剧演绎“两弹一星”历程,用“嘲讽—回国—奉献”等叙事节点,让“自力更生、勇于登攀”的精神在角色扮演中浸润童心。

从场馆到社区,从课堂到田野,山大管院学子以实践为笔,将传统文化的雅致与红色文化的厚重融入社会肌理,用青春力量让文化传承既有历史深度,更具时代温度。


【供稿单位:管理学院 校团委     作者:团宣    摄影:团宣         责任编辑:赵方方 陈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