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决赛在合肥工业大学举行。电气学院在此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4项的好成绩,山东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单位”。


电气学院在此次竞赛中动员了以本科生为主的250余名同学参与,初赛提交了34件作品,其中11项经严格评审进入决赛,最终获全国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4项。在决赛现场路演与答辩汇报环节中,电气学子向评委充分展现了作品的实现过程与创新点,体现了作品的理论深度与应用前景,得到了现场答辩评委的高度认可。
本次竞赛以“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驱动发展”为办赛理念,围绕国家和行业需求,聚焦等离子体及其应用的前沿和热点,引导大学生开展等离子体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具备学科交叉创新的素质和能力。竞赛共设八个赛区、三类主题、十三个赛道,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内外243家单位报名参赛,全国赛共收到各分赛区推荐的参赛作品801件,参赛师生约5600人。经赛区推荐、网络评审、会议评审和全国竞赛专家委员会评审,共遴选出94家单位的283件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

赛事启动以来,电气学院放电等离子体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团队与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团队成员、高压所所长赵彤积极组织宣传,开展线下竞赛宣讲会,吸引广大同学踊跃参与。高压所书记张黎针对本次竞赛新增高电压方向竞赛内容,积极推动所内各位老师提供竞赛选题,山东大学本次竞赛题目达到34项。备赛期间,参赛队员精心打磨作品细节,团队指导老师在多个方面为同学们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学院积极协调各类实验资源,确保同学们顺利完成各项作品。

“等离子体科创赛”从2021年开始,参赛高校与人数日益增多,目前已经成为全国电工学科具有重大影响的竞赛项目。山东大学作为全国大学生等离子体竞赛常驻参赛单位,从2021年第一届开始,电气学院放电等离子体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团队积极组织,与学生紧密合作、锐意创新,每年稳定向竞赛提供参赛作品。参赛作品逐年增加,吸引学生人数也大幅增长,每届均获得“优秀组织奖”。放电等离子体团队为保障本科生高水平参赛,为本科生开放实验资源与计算设备,并为学生参赛提供路费与食宿保障,先后投入近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