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校园动态

历史学院、考古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工作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年08月29日

[本站讯]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暑假期间,历史学院、考古学院组织35支社会实践队伍奔赴全国多地,用脚步丈量青春厚度,以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7AC86

追寻革命足迹,青春红色筑梦。聚焦理论宣讲普及,“泉城薪火”调研宣讲团以“实地行走+童趣传承”为特色,深入社区宣讲济南抗战历史;国安星火宣传队、国防先锋队走进社区宣讲解读《国家安全法》,多层次、多视角了解国安知识、厚植家国情怀。聚焦发展成就观察,“耘新”小岗精神研习队前往安徽凤阳小岗村,参访“当年农家”、大包干纪念馆等场所,在今昔对比中感悟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的奋斗历程。聚焦红色基因传承,薪火探迹队、“山河联旌”调研团、“红途寻迹者”实践队、“寻迹·承火”青年行动组奔赴红色教育场馆,通过文物探访、史料挖掘与沉浸式体验,形成相关红色文物与红色故事档案,探索红色基因的创新传承路径。

847C2

保护革命文物,青春赋能传承。充分发掘文物价值,赓续红色精神,重走初心之路”调研团、“追寻革命足迹,赓续红色血脉”调研团追寻八路军115师的奋斗足迹,将课堂移至南梁、照金等革命圣地,通过史料文物体悟南梁精神、太行精神等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讲好文物故事,赓续红脉,薪火相传”实践队、冀鲁滇抗战记忆调研团以文物为媒,在红色教育场馆志愿讲解,通过史料研读与模拟演练,将文物故事转化为生动叙述。守好文物记忆,鲁青寻闽”团队聚焦苏维埃旧址,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梳理、测绘记录等方式,为红色文物保护传承提供可行性方案;泉韵薪火”革命文物调研队系统调研济南三地历史资料的展陈、传播及开发利用情况,助力地方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与红色文化传承。

78EC0

扎根实践沃土,青春力行担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国遗产,杉乡记忆”调研团赴贵州黔东南州开展锦屏文书、活态档案馆、传统村落建档等民族特色调研,为锦屏文书申遗及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支持。服务区域发展重点,“红韵赋能”调研队深入马家埠红色博物馆等地,系统探究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莒光探微”实践队实地走访博物馆,对话省级非遗传承人,系统论证莒文化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历程;夏山育苗队、莒光育苗队、齐思妙湘队、青筱筑梦队开设植物拓染、非遗核雕、普通话训练、单片机科普等多元课程,联合当地检察官开展防校园暴力讲座,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服务学校事业发展,山东大学尼诺剧社“艺界互联,云端创梦”交流团与华中科技大学戏剧团开展“NERO TALK”,围绕社团管理、活动运营等深入交流,探索校际合作新模式,共促校园戏剧文化发展。

9731D

激发创新活力,青春科创报国。强化特色专业实践,碑铭薪传实践队为济南75块碑刻拍照、编号、构建数字档案,实现碑刻文物从“实体展示”到“数字共享”的升级与发展;泉水叮咚队深挖济南泉水靓丽名片,实地参观考察后借助WordPress平台搭建展示济南泉文化的主题网站。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山东棋院”创新创业实践队走进校园、社区、乡村,实地探索棋类文化资源开发与数字化保护经验,推进博物馆首批100+实物展品上架及数字化文物数据库构建。

75AF2

发挥专业优势,青春岗位建功。开展政务见习行动,鼎心助海岱社会实践队参与“青鸟计划”,前往县级工会、社区街道等单位,助力民生保障工作;深入考古工地,在鲁国故城、滕州岗上遗址等地实习,力求精准还原历史遗迹。开展专业特色支教,“青垚育苗”社会实践队打造《陶片会说话》《穿越百万年》《探秘壳丘头》“考古科普三部曲”,“文脉筑梦”社会实践队设计《文物也有身份证》等11节考古知识讲解课,海韵扬帆”支教队开展撒野农场“文化传承课堂+户外实践体验”多元化支教,泉润青禾支教队、“萤窗共话”实践队、“启思辨明”社区实践队、“叩问千年·器识纹章”传统文化宣讲队联动社区推动折纸、绘画、书法、古诗词鉴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赋能中,赓续中华文明千年根脉。


【供稿单位:历史学院与考古学院 校团委     作者:王兴兴 陈奕安    摄影:          责任编辑:赵方方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