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8月27日,2025年度“亚洲校园”混合交换项目国际暑期夏令营(以下简称“亚洲校园”项目)圆满结束。

7月12日,“亚洲校园”项目线上开幕,成均馆大学教授田庚秀(Kyung Soo JUN)、山东大学教授毛德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吴为和老挝国立大学教授坎侯·萨普翁(Khamhou SAPHOUVONG)出席活动并致辞。长崎大学副教授、“亚洲校园”负责人铃木诚二(Seiji SUZUKI)主持开幕式。
自8月9日起,参加活动的师生先后前往成均馆大学、山东大学、长崎大学交流学习,进行实习基地参访、专业课程学习、各国语言文化活动体验、校友经验分享等相关活动。在中国,学生们共上中文课、中国传统文化课和工程方向专业课,共同前往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曲阜“三孔”景区、山东博物馆、中国重汽博物馆,在了解中国历史、感悟齐鲁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学习中国岩土工程、遥感理论以及重型汽车的发展与应用,对大国重器、中国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8月26日,夏令营汇报展示及结业仪式在长崎大学举行。参加活动的高校代表分别作总结发言。各小组围绕“中、日、韩和老挝在自然灾害管理方面的历史演变”这一主题展开交流研讨、分享活动感悟。最后,经过各国高校代表评选,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天昊、吴泓霖、谢欣媛获“最佳风采奖”。

本次夏令营由日本长崎大学主办、山东大学和韩国成均馆大学承办。山东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日本长崎大学、老挝国立大学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4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亚洲大学生集体行动交流计划”简称“亚洲校园”,是由中、日、韩三国政府主导实施,旨在促进三国大学间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学生间学术交流的合作项目。山东大学、成均馆大学、长崎大学在2016年获批“亚洲校园”第二期项目,在2021年获批第三期“亚洲校园+”项目。“混合交换项目国际暑期夏令营”是学生间短期交流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