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通外科张宗利教授指导下,徐云飞教授团队成功完成经皮超细胆道镜直视下胆管癌光动力治疗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本手术通过经皮胆道镜直视联合DSA造影精准确定胆管癌浸润边界,确定光动力治疗范围,为不可切除的胆管癌患者提供了更精准和微创的治疗方案。
患者入院诊断为胆管癌,心脏彩超示左室射血分数为0.17,无法进行常规外科根治性切除手术。普通外科肝胆微创介入团队选择施行经皮胆道镜直视下胆管癌光动力治疗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起到既治疗肿瘤,又解除梗阻的作用。患者首先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建立联通胆管的通道,后在X线监视下自原PTCD通路置入导管鞘,将超细胆道镜通过鞘管进入胆管,联合DSA造影确定胆管癌的位置和范围,再将光动力光纤通过胆道镜穿过肿瘤部位,在胆道镜直视下开始光动力治疗,治疗后置入胆道支架,缓解胆道梗阻和黄疸。

胆管癌恶性程度高,根治性切除率低,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10%。根治性手术是胆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对于这些晚期或者不具备根治性手术指征的胆管癌患者,可行胆道支架置入术以去掉引流管,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行肿瘤光动力治疗可达到治疗肿瘤、增加支架通畅时间和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胆管癌的光动力治疗通常是通过DSA下造影明确肿瘤的影像学边界,但是造影中的狭窄范围往往不等于肿瘤浸润范围,如何明确肿瘤浸润范围,增加对肿瘤的有效照射,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是目前胆管癌光动力治疗的难题。通过经皮胆道镜技术能够使胆管可视化,结合DSA造影明确肿瘤浸润边界,精准设计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的辐射量;此外,直视下操作可以防止光动力光纤移位,提高手术安全性。该手术在局部麻醉下经原胆管引流通路进入胆道镜,更加精准地明确了肿瘤范围和位置,并根据肿瘤范围和位置置入光纤进行光动力治疗,光照结束后置入胆道支架,对患者的创伤较小。
此次手术的实施,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胆管癌微创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又一重要进展,在有效控制肿瘤进展的同时,极大降低了手术创伤,为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胆管癌患者提供了具有前景的治疗新选择。今后,团队将继续优化该技术方案,积极推广临床应用,以期惠及更多患者,进一步提升晚期胆管癌的综合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