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9月5日,山东大学举办数智赋能教学创新专题讲座暨第七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山东赛区复赛培训。活动特邀西南科技大学教授臧红彬和贵州财经大学教授张克雯担任专题讲座主讲人。

臧红彬以“数智赋能混合式教学创新改革探索与实践”为题,系统梳理了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的宗旨和评审维度,指出“两性一度: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教师信息化素养,尤其是教育人工智能技术能力”“课程思政高质量融入”三个新时代课程教学创新的核心要点。他结合自己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和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特等奖的“机械原理及机构仿真课程”,展示了不断迭代的教学创新设计思路、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分享了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几点思考,为教师优化设计自身课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混合式教学创新的新路径新模式提供参考。
张克雯以“人工智能时代新文科课程混合式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为题,通过“人工智能时代新文科课程混合式教学创新改革可以怎么做?”“国赛评委视角下好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是怎么样的?”“智慧课程金融学混合式教学创新如何实践的?”三个问题,引发教师对混合式教学创新的思考。她强调,参赛教师需认真阅读大赛文件,从对标对表、结构的完整性、逻辑的严谨性、创新报告的规范性、创新特色与亮点等方面入手完善参赛材料。张克雯以自己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的“金融学课程”为例,说明了“知识图谱+思政图谱+AI助教+虚拟仿真实验”数智化教学场景搭建与使用对课程教学创新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作用。


在下午进行的参赛选手交流研讨环节中,参赛选手分为四组,分别由臧红彬、张克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陈鹏和山东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科员朱征军担任指导教师。每位参赛选手先进行10分钟左右的简要汇报展示,并提出备赛中的问题和疑惑,由指导教师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反馈指导。活动最后的答疑环节,所有指导教师针对参赛选手的共性问题和疑问进一步做出回应和补充说明。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山东大学一校三地教师、第七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复赛选手等超1700人次参与学习,来自全省各地17所高校共28位参赛选手参加线下交流研讨。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已连续四年举办大赛复赛公益培训活动,积极发挥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