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专业建设特色明显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05年10月14日 08:48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年来,针对当前高等学校在专业建设中的基本矛盾,我校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创新办学体制,实现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一、专业布局结构合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我校通过增设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专业结构得到优化,专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截至2005年6月,共设置104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大量人才,满足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方案科学先进,利于素质能力培养
我校一直重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充分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依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优势,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吸收国内外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继承和发扬各学科的特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总之,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遵循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尊重了学科特点,加强了分类指导,注重了学生个性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空间。
三、课程改革整体推进,精品建设成果丰硕
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从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分别对“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进行教学改革,同时积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并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促进教学内容改革加快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实施教材建设改革,通过这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明显提高,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教学名师,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
四、教材选用制度严格,教材建设特色鲜明
学校在《加快教学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计划(2000-2002年)》和《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教材选用的原则和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依据此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使教材选用整体水平提高。另外,学校还投入200万元经费用于“十五”期间重点优秀教材建设,突出支持精品教材与高水平教材的建设,保障了有特色教材的建设与出版。重点资助的教材成效显著,多部获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奖。
五、教学方法手段多样,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学校十分重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提倡开放的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鼓励探索多种考核方式,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广大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热情高涨,使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迅速普及。学校还积极进行投资,改善教学方法。合校后近4年时间内,学校投入832余万元进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改造,从2001年的36间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座位占教室座位的17 .7%,发展到现在的158间,多媒体座位率达到37. 63%,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方便了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缩短了教学时数、提高了教学效果。
六、双语教学措施得力,课程比例不断提高
我校积极推动外语教学改革,逐步实现外语教学从应试性向应用性的转变。为此,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本科双语教学的意见》,推动我校本科教育使用外文原版教材。通过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和制定鼓励政策等,使双语教学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从学生课堂效果评价、督导员评价和教师自评来看,双语课程教材的选用、教学方式方法等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从根本上确保了双语课程较高的教学质量
七、实习实训管理规范,实践能力逐步增强
我校一贯重视学生的实习和实训,时间保证、措施完善、效果好。学校坚持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建立新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一方面按学科大类设置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确立各实践环节的目标,使学生在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等不同层次上得到系统的训练;另一方面,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充分利用“暑期学校”,设置各种不同的实习“模块”,由学生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选修,充分体现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八、实践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我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并根据科技的进步,随时注意内容更新。通过科学合理的体系设计,形成了以实验教学和上机训练为基础,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论文)、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为重点,以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为补充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九、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高,综合设计能力增强
合校以来,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2002年我校全面修订了本科实验教学大纲,2004年再次修改、补充和完善,逐年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为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创造有利条件。学校还鼓励各学院创造条件推行实验单独设课,开设大实验。通过这些措施,我校近三年来开设的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学校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已达95.97%,促进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
十、实验室开放时间长,学生自主实验受益广
按照《山东大学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选实验项目型开放实验,不受上下班、节假日和寒暑假的时间限制,提前预约可以在任何时间内,安排学生的开放实验项目。全校各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让本科生提前进入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取得了良好成绩。仅材料液态结构及遗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2-2004年本科生参与撰写并已发表的论文就达67篇(其中外文59篇),其中被SCI、EI收录4篇。]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