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永军,男,1958年出生,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立德树人,创新教学,成就卓越
自从事高等教育职业以来,傅永军教授秉持正确的高等教育观,坚守将终生献身人民教育事业之理想,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志业信念,以严谨自律的从教风范、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崇真求实的学术精神,践行着山东大学人才培养之理念。
他始终坚持工作在教学与科研第一线,以饱满的教学热情、认真负责的精神以及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操守,承担着自本科至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先后为本科生讲授《形而上学》《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讲授《康德于德国观念论》《批判理论与现代性》《诠释学与批判理论》等课程,为博士研究生开设《诠释学与比较哲学》《西方哲学:真理与方法》《欧陆哲学研究》等课程。他备课认真充分,讲授深入浅出,既有深度,又富有启发性,深受学生欢迎。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他注重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将研究的最新成果有机运用于教学,通过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其自主学习能力。他非常注意教学法,根据哲学学科学习的本质性要求,采用讨论班形式教学,字斟句酌地解读晦涩难懂的西学哲学经典;为了训练学生使用英文阅读最新研究资料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他专题布置翻译、研读外文材料,纠正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提升独立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将讲授内容制作成PPT,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晦涩难懂的哲学思想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在研究生教学和培养中,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学风,强化他们在学术研究上的谦逊态度和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他投入了大量精力,从选题、材料收集、初稿写作直到定稿的完成,他都仔细过问、悉心指导,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学会独立从事科研工作,通过论文写作过程培养严谨学风,涵养科学研究精神,学会老实做人,老实做学问。
他培养的研究生,先后有两人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殊荣,多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获得“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可以说,傅永军教授真正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是一位知行合一的优秀教师。
教研相长,领军学术,殊勋茂绩
作为哲学学科外国哲学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傅永军教授在认真完成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同时,兢兢业业致力于学术研究,拓展学术交流的国际空间。
他创建了“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创办了研究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的连续性学术集刊《中国诠释学》(CSSCI来源集刊),推动并主导建立全国性诠释学研究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诠释学专业委员会,任召集人。
在他的领导下,山东大学诠释学研究团队长期活跃在汉语学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及优势,产生了重大学术影响,取得了令学术界瞩目的学术成就,主要有:
——2002年开始,几乎每年都与国内外诠释学研究机构在大陆、台湾、澳门以及美国合作主办或协办“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迄今已经举办14届,踏实推进了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的研究。
——创办在汉语学界有着广泛学术影响的诠释学研究专业学术集刊《中国诠释学》,迄今已经出版14辑,引领海峡两岸的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研究,在汉语学界有着较高的学术声誉,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连续3次遴选为CSSCI来源集刊。
——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学术交流活跃。出版了“诠释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丛书”和“解释学译丛”等大型丛书,出版研究著作近20部,发表论文200多篇。
——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传统,研究梯队已经成型,后续人才研究各具特色且优势互补,成为山东大学人文学科中一支能够从事原创性研究且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研究团队。团队骨干陈治国、田洁分别入选2016和2017山东省泰山青年学者专家。
傅永军教授本人的学术研究可谓硕果累累。近5年来,他主持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主要学术、行政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完成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完成译著1部。在CSSCI来源期刊及其他重要专业性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在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现代转型、中国经典诠释学建构及东亚儒家经典诠释学研究方面提出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学术观点,获汉语学界诠释学研究同行高度认同,被认为是中国经典诠释学建构中最为重要成就之一。这些业绩的取得,在为他赢得学术声誉的同时,也提升了山东大学的学术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