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落实一体发展战略 扎实推进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威海校区本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纪实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07日 14:28 点击次数:

【编者按】校长樊丽明指出,跨校区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山东大学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行试点,意在探索一所超大型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发展道路,是探索和实践山大模式的一项伟大实验,意在让一校三地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本科教育和教学资源。威海校区积极落实本科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1+N方案”,推进院-院共建共享,落实在线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教师教学发展资源共建共享,跨校区联合承办暑期学校,优化共建共享工作机制……开展了一系列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绩,获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为探索建立多校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统筹布局,一体发展,统分结合,各具特色”的办学格局,山东大学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努力适应一校三地办学新格局的教育教学需要,于2017年9月12日出台了《关于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意见》(简称“1+N方案”)。2018年以来,威海校区教务处与校本科生院积极沟通、主动作为,各学院积极响应,全面落实“1+N方案”,进行系统设计、统筹协调、重点突破、扎实推进,跨校区本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等层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推进院-院共建共享,探索跨校区本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

2017年,济南各校区和威海校区的“6+5”学院之间共同签订了共建共享合作协议书,开展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方面的共建共享合作。按照协议,双方学院之间积极互动、友好沟通,多次召开座谈会、协调会、教学研讨会扎实推进院-院共建共享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共建学院双方通过共同修订培养方案,构建一体化发展的课程体系,今年春、夏季学期,济南多位教师来威海校区授课;院-院之间共开展15场跨校区共建共享系列学术讲座;通过共享学生实习、实践平台使双方学生共同开展实习;通过共享对外交流资源,将各自的海外交流项目向双方学生开放;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引导两地教师和学生开展对话交流。此外,跨校区本科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内涵不断丰富,双方在新专业筹备、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出版教材专著以及开展服务社会等方面均有所创新。

学生表示,跨校区享用优质教学资源使他们获得了更多学习知识、增长能力的机会,同时加深了对“同一个山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落实在线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开展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积极实现跨校区网络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学校建成的17门“中国大学MOOC”课程资源供威海校区学生跨校区选课学习,并鼓励校区教师利用在线优质资源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试点。同时,学校以公共课程为突破点,围绕《大学计算机》《线性代数》两门课程探索跨校区课堂教学一体发展与教学模式创新。此外,尔雅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由学校统一购置,一校三地共享,学校新购的通识教育课程全部面向威海校区开放,丰富了校区通识教育课程资源,提高了在线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教师教学发展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师资培训水平

依托山东大学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设立校区分中心,由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加强对威海校区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工作的指导,通过共享课程及培训资源、建设和共享培训师资队伍等措施,推动师资培训共建共享工作的落实。截至目前,威海校区共组织教师参加了两期山东大学引导员技能工作坊(FDW)研修班,共有8位教师参加研修班并获得引导员资格;承办2期山东大学教学技能工作坊(ISW)研修班,校区共有35位教师获得ISW研修证书。这一系列师资培训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提升了校区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提高了校区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联合承办暑期学校,加强两地师生之间的校区间交流

学校本科生院和威海校区教务处联合制定跨校区共同承办暑期学校的工作方案。夏季学期,除继续选派济南校区优秀教师来威短期集中授课、举办学术讲座和学术研讨班之外,威海校区学生从今年起可全程参与学校暑期学校项目。例如,威海校区学生可以选修济南、青岛校区开设的暑期课程,目前共有61名学生完成选课,共选修课程12门;依托学校创新平台,威海校区学生可以参加创新创业学院组织的深圳、北京创新创业暑期学校项目,参与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芯动力(AiC SUMMER SCHOOL)暑期创新班交流等。同时威海校区开设的“梦想空间”“海洋之约”两个暑期蓝色夏令营项目,可供其他校区学生同时选修,目前均已正式开班授课。

优化工作机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及服务保障体系

跨校区本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发展一流本科教育、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突破口,是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威海校区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将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作为校区建设“双一流”、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从顶层设计入手,注重部门间联动协作机制的建设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采取各项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共建共享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了“同一山大”微信公众号,并依托“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微信公众号平台在校区公众号主界面设立“共建共享”菜单栏,向校区师生和社会及时宣传报道跨校区本科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新闻动态。二是建立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一校三地联动工作机制。目前已形成本科生院、威海校区教务处、青岛校区本科生教育办公室联动工作机制,本学期共召开5次一校三地视频工作会议。三是统一学期制度,深入推进一体化培养。目前校区以统一学期制及新工科建设等工作为契机,以山东大学培养方案为蓝本,正在开展2018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四是统筹规划各校区项目比赛、评奖评优工作,统筹荣誉体系建设,实现各校区统一部署、一体推进、集中展示、同等认定。五是打破学籍等方面的管理壁垒,充分发挥山东大学育人资源优势,推进各类基地班、卓越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人才培养平台对校区学生的共用和共享。本年度,威海校区学生首次参与了山东大学“尼山学堂”招生,共5名本科生成功入选第七届“尼山学堂”古典班。六是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校区设立本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专项经费50万元,用于相关工作的开展,确保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目标的实现和各项任务的完成。七是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强化分类指导、督促考核、激励问责。同时,《山东大学(威海)本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评估实施方案(试行)》即将出台,对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进行科学评估,以评促建。

跨校区本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今后的机遇与挑战,威海校区将在创建“双一流”的历史背景下,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立足学校整体发展大局,落实工作责任,追求卓越,只争朝夕,在跨校区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道路上,持续推进和深化资源共享机制,突出威海校区特色,积极主动探索异地办学的科学有效管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工作理念,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协同创新,逐步实现多校区本科教育教学一体化发展,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新模式,把威海校区建设成为山东大学创建一流大学的新亮点。


【供稿单位:威海校区宣传部    作者:袁伟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刘梦冬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