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27日至31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贵州大学举行。山东大学在主体赛获特等奖2项(创历史最好成绩)、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在“揭榜挂帅”专项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在红色专项活动获三等奖2项。
本届大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贵州大学承办,参赛作品涵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领域,全国2000余所高校、40万余件作品参赛,参赛学生达250多万人。本届大赛育人主题鲜明、赛事架构完整、学生参与广泛,搭建了由主体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红色专项活动、“黑科技”展示活动有机组成的“1+1+2”赛事整体架构。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全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353所高校的超700件作品入围决赛。经评审,内地作品评出特等奖作品115件、一等奖作品201件、二等奖作品373件、三等奖作品959件;港澳地区作品评出特等奖作品2件、一等奖作品2件、二等奖作品4件、三等奖作品15件。
本届大赛,学校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以赛促创,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紧密关联,将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通过整合校内平台、融合校内外资源、结合课程与实践、深化“校政企”三方合作等途径构建起兼具实践性、创新性、层次性的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协同培养体系,为各团队提供专业的备赛辅导,切实筑牢青年学生“科创筑梦、科创报国”的理想信念,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
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刘成祥、薛少伟、程昊、谭富权、毕经奥、余佩芸、宋蕊、宋凯平的参赛项目“智脑科技——基于复合连续体的颅底肿瘤切除手术机器人”(指导教师:杜付鑫、刘义祥)获主体赛特等奖。该项目为解决当下颅底肿瘤切除手术器械工作空间小、灵活性差、适用范围小的痛点,利用新型连续体构型—复合连续体搭建具备主从操作、高精度、高灵巧性的颅底肿瘤切除手术机器人。该作品有效增加了颅底肿瘤切除的范围,降低了手术难度。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王君豪、岳源、唐璐、王帅杰、陈宇飞、梁子康、高一鸣、潘宜蓁的参赛项目“中国“芯”散热——歧管式一体化环路热管芯片散热器”(指导教师:郭春生、孙宁)获主体赛特等奖。该项目通过调研发现VR/AR的散热面临着“散热难、重量大、能噪高”这个鲜有人热切关注的问题,致力于创建新的解决方案。在过去两年,团队成员合理分工,大力协作,在结构设计、仿真分析、实验探究等环节进行深入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用量精准、效率高、副作用小的靶向散热方案。实现了歧管式一体化环路热管芯片散热器的设计研发,为实现在复杂狭小空间高性能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提供了散热能力强、零耗能、抗重力、可弯折的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刘厶旖、张煜洁、陈栋栋、郭千里、吴睿贤、庞丽敬、李凯瑞的参赛项目“浒苔基铁单原子催化剂的绿色制备及其去除典型新污染物的增效机制研究”(指导教师:许醒、胡振)获主体赛一等奖。该项目面对海洋污染藻类浒苔带来的环境、经济、生态等问题,以及新污染物的治理难点,团队成员秉持着“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理念,以富铁生物质浒苔为原材料,在不外加任何金属盐类的条件下,通过绿色工艺制备得到高催化活性的浒苔基铁单原子催化剂,实现水体中典型新污染物的高效降解。该催化剂催化速率远高于常规金属催化剂,有极高的再生性和稳定性,可涂载于商业陶瓷膜表面制备得到催化膜,实现高效稳定的连续流运行,该技术为国内外首创。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王琮茹、卢辰洋、刘洋、张新如、马维磊、王源铎的参赛作品“数字骨盆——基于多模态影像的骨盆数字化与风险评估系统”(指导教师:谯旭、高瑞、赵云鹏)获主体赛二等奖。该项目瞄准当前市面上骨盆精准数字化难、自动化检测难、风险评判标准建立难的痛点,搭建出针对性的自动化、标准化的骨盆分析系统。该作品具有可借助云影像提取数据、自动提取特征点、对骨盆X光片三维重建可视化、骨盆解剖学关键点信息等特点,可提高医生的诊断效率和精度。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宋志远、龙尧、孙小茹、潘玉祺、陈建宇、崔嘉慧、李路阳、张岩的参赛项目“脑语心声——基于脑机接口的失能老人智慧生活辅助平台”(指导教师:王春鹏、姜斌)获主体赛二等奖。该项目基于脑机交互核心技术、多设备融合的物联网技术、脑机情绪分析方法和脑机元宇宙等技术,提供需求表达、心理监测、互联控制、娱乐社交的解决方案。老人仅需佩戴脑电采集设备简单校准后即可通过视觉注视实现功能操控。产品为失能老人提供满足生活护理需求、简单易操作、多功能全套智能化产品与服务。
文化传播学院学生曾舣灵、董佳文、房宇阳、康婉、刘宗颐、张倍蓓、王思琪、严邦予的参赛项目“黄河流域祭祀仪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指导教师:贾文山、张文学)获主体赛二等奖。该项目实地调研了黄河流域的9省区43地市,通过田野调查推知流域祭祀仪式区域发展现状,并据此构建了内外联动、多主体互动的共同体模式。团队提出的建议被山东省文旅厅等政府机关采纳,也在相关文化活动中得到落地。未来,团队将继续努力,为黄河流域祭祀文化在当代的接续发展、创新进步贡献力量。
商学院学生王婷、薛智文、魏城昊、王周鉴、任家叶、孙馨怡、张文俊的参赛项目“蔚蓝“碳”索:“双碳”视阈下碳汇渔业发展的推进路径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指导教师:王磊、杨林)获主体赛二等奖。该项目聚焦传统养殖到碳汇养殖转型过程中的问题,以更好促进转型发展为目标,从碳汇渔业参与主体入手,对省内四十余家涉渔企事业单位和百余养殖户开展调研。团队发现,在碳汇渔业发展过程中,尽管相关政策已对其有所指南,但仍存在养殖主体认知程度低、养殖技术迭代慢、渔业碳汇价值度量难等问题,导致养殖主体参与碳汇渔业的积极性较低,从而滞缓传统渔业向碳汇渔业的转型。因此,团队基于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协同推进的基本理念,科学设计推进山东省碳汇渔业发展的路径。未来,团队将继续前行,深入探索,以期为渔业碳汇交易提供充足的前提保障,为未来渔业绿色高质量进一步转型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范传进、朱东辉、张童桐、刘笑言、孙莹、李经典、王维群、王士宁的参赛项目“数智赋能:海洋生态公益诉讼中物种修复的精准化路径研究 ——基于对胶东半岛沿海区域的调研与实践”(威海)(指导教师:吴睿佳、魏佳佳)获主体赛二等奖。该项目致力于以信息技术赋能海洋生态公益诉讼,在压降人力成本的同时提升效率与准确率。团队先后走访胶东五市检察机关、海产养殖户和环评机构,在深度访谈检察机关工作人员、渔民与环评专家的基础上,对海洋生态公益诉讼的现状及成因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把增殖放流技术引入海洋生态公益诉讼的办案模式。进一步,团队借助海洋生态监测数据进行建模,精准估算损害程度,测算增殖放流最优方式,建立了完整的闭环技术方案,为建设数字中国与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相关链接
山大日记: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特等奖团队队长 王君豪